即使是寒冬,也同样需要坚持。记者采访发现,杭州一家小小的外贸服装店,为了应对这场危机,给自己开出了不少处方。
外贸服装遭遇寒流
2007年夏天,在外企工作的白领小索在朝晖路的某大厦里,开了一家名叫“下午茶”的服饰楼中店,卖的都是外贸公司的尾单。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小索已经明显感觉到“金融危机来了”。
“下午茶”的工作人员小娴告诉记者,从下半年开始,店里的生意明显差了。“以前,顾客只要看中了,觉得价格还可以,就会掏钱买,那时候,接待都来不及。现在我闲得得看小说打发时间。”
小索也有些发愁地告诉记者:“从7月份开始,店里逐步进行调整,降低毛利、寻找质量更好的商品,但情况没有根本好转,现在的销售额只有去年同期的六七成。”
开设寄售专区
小索告诉记者,针对销售量下降的情况,“下午茶”对老顾客专门推出“寄卖活动”。凡是顾客闲置的新衣服和饰品,可以拿到“下午茶”销售,不收费用。
活动一推出,消费者立即响应。一位顾客在商场专柜买了个Tommy的红色包包,1000多元。但回家后又后悔了,一次也没有用,现在正在“下午茶”五折甩卖。
小娴告诉记者:“推出寄售以来,店里人气旺了很多,衣服的售量也有小幅增加。”
同行互相帮助
除了帮助顾客,小索还和同行进行合作。小索告诉记者:“因为资金有限,大部分店只会选择销售两三个风格的服装,但消费者却希望买到多元化的衣服。我们想了个好办法,和同行互换服装销售。可以相互带动店里的人气。”
今年10月,小索和文三路一家外贸服装店互换了一批衣服。现在已经成交了大约5000元,客流量增加了。
趁“过冬”装修小店
在小索的手里,还有一张“休克治疗”的牌——装修。
她告诉记者,如果生意实在清淡,就抓住这个冬天装修。外贸服装店的装修很重要,完美的装修能让消费者把小店当成“家”。
“我计划每两年装修一次。现在‘下午茶’已经经营一年多了,如果生意实在清淡,就用成本价把冬天的衣服处理掉,然后花两个月时间装修。”小索说,等小店重新开张时,已是春暖花开,大家年终奖也发了,经济环境也会好些,到时候小店会更有前途。(作者 徐静休 龚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