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自从去年夏天登陆福州后,格子铺这一新鲜的经营模式就在福州迅速蹿红,目前已在福州各高校周边及安泰中心、榕城古街等商业中心开了不下10家。同时,格子铺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从不到100格发展到现在的400多格。
寄卖的东西常被偷,销售的化妆品尽是无中文标志的所谓“进口货”,卖食品没有卫生许可证,质量问题纠纷难解决……近日,记者走访了福州的一些格子铺,发现这个新兴商业模式进入福州1年多以来,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
寄卖水晶一月丢31件
福州的王小姐在安泰一家上个月刚开张的格子铺寄卖水晶饰品,可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丢了31件,损失达1800多元。王小姐向该铺提出退格并索要赔偿。
同在该店租用格子的陈大姐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由于还没去打月销售单,目前她只知道最贵的那件饰品(价值为380元)丢失了,其他损失还不清楚。陈大姐认为,出现丢失问题主要是因为出租方管理不到位。她表示:“格子铺的商品本身利润就低,就算按合同上约定的按丢失商品价格的50%赔偿,我们也是亏本的。”
规模扩大监管难
昨日,记者来到王小姐所说的这家格子铺,发现不仅靠墙摆满格子柜,店中央也摆了好几排。由于格子较多,人流量大,店里显得特别拥挤,销售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随后记者以求租者的身份向店内负责人进行咨询。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铺里有近400个格子,每格月租398元。当记者提及听说寄卖的东西容易被偷时,负责人表示饰品类之前发生过几起丢失事件,但并不是很多,而且在合同中都有规定会按商品价格的50%赔偿给格主。铺子在前几天也刚装了探头防偷盗。
目前在福州拥有3家格子铺的宋先生告诉记者,格子铺监管起来确实比较难。“首先,有多少个格子就得和多少个格主打交道。在店铺管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出于成本上的考虑,店内不可能雇太多的工作人员,格子一多就容易顾此失彼。格子铺规模一扩大监管就更难到位了。”
化妆品格子多“水货”
记者发现,寄在格子铺中销售的种类,从服装、饰品、家居用品、小家电到化妆品甚至食品,应有尽有,其中约两成是化妆品。这些化妆品多是没有中文标志的“水货”。
记者随手拿起一支洗面奶,发现上面全是英文标注的说明,只是格主自己写了中文名字贴在上面。“怎么没有生产日期呢?”记者问。销售员拿起来看了半天,也找不到,随后向记者打包票称,“这些都是国外知名品牌,一般不会有质量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格子铺一般只有营业执照,至于卖食品、化妆品所需的卫生许可证,店内都没有申请。记者在一家格子铺的出租合同中了解到,格子铺采用的是“谁寄卖质量问题谁负责的原则”,出租方不会对商品质量进行把关,也不对商品质量负责。
据悉,福州市工商局已接到不少有关格子铺商品质量的投诉。该局一工作人员表示:“很多格主是卖着玩的,往往发生质量问题就失踪,只能由出租方负责,而出租方则以合同约定为借口推卸责任,这样就产生了消费纠纷。”
声音
寄卖商品有问题 出租方难逃干系
福州工商:
寄卖商品有问题 出租方难逃干系
“出租方同样要对销售的商品质量负责。”福州市工商局企业监管处的陈处长昨告诉记者,首先格子铺出租方在申请营业执照时就必须在经营范围中注明所经营的商品,未在经营范围中注明的是不能销售的,如果销售食品和化妆品,就一定得取得卫生许可证。
“出租方作为营业执照上的企业法人,一旦店里销售的产品出了问题,出租方也要负责,而不是简单地将责任推给格主。”陈处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