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幼儿园"综合症"
【
童装网】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进入论坛
【中国童装网】市民张先生三岁的女儿入园有一周多了,"前两天还挺愿意去幼儿园的,这几天每天都琢磨着怎么赖在家里。到了幼儿园也不和小朋友玩,总是哭闹,特别不适应……"张先生说着,脸上透着心疼、焦急与无奈。
张先生碰到的难题不是个例,只要在百度网页上输入"幼儿园"、"不适应"几个字,会发现长达十几页的搜索条目。孩子不能很快融入幼儿园的生活,甚至不愿意去幼儿园成了令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有些家长在网上说,孩子不喜欢幼儿园,也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家长回应说,其实孩子是不想去幼儿园,这才撒谎,说"幼儿园不好","不喜欢幼儿园"之类的话,越是这样,越不能由着孩子来。也有家长建议,孩子太小了,还是等孩子再大一点再送去幼儿园吧,到时候就容易适应了。还有家长留言说,孩子哭闹时自己也很心疼,但是总还是要经历这一关的,当父母的也只有狠狠心把孩子留在幼儿园里。针对这种现象,记者日前采访了青岛市新贵都幼儿园的宋波涛园长和其他儿童教育专家。
业内人士解答各种症状
宋园长说:"一般来讲,刚入园的孩子普遍需要一到两周的适应期,其中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经常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情况。刚入园的孩子平均三岁,身体和神经的发育还很不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是很正常的现象。对这一点,幼儿园和家长都要充分理解。"
长期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周先生分析说:"孩子哭闹时,我们不应该简单认为孩子不喜欢幼儿园或是不喜欢其他小朋友。孩子进入陌生的环境或者看到陌生人时,心里会产生不安,没有安全感,甚至有些孩子认为妈妈把自己送到幼儿园是把自己'抛弃'了。而当孩子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时,就会用哭闹来引起他人的关注。"
针对网上家长提到的孩子"撒谎"问题,周先生说:"即便是成年人,有时候也会对上学或者上班产生惰性,会说这个课程不好,或者借口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大人如此,更何况三岁的小孩子呢。孩子找借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要硬生生地纠正孩子,而是要找出原因,对孩子进行逐步引导。"
据宋园长介绍,认为孩子太小,希望等孩子再大一点再送去幼儿园的,主要是孩子的祖父母一代人的观点;而"狠狠心"把孩子留在幼儿园的,主要是年轻父母的主张。宋园长说,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祖父母有时候容易溺爱孩子,孩子一哭,老人就心疼地忍受不住。其实,即便推迟孩子入园,某些潜在的问题终究还是挡不住,只不过把问题爆发的时间顺延了。更何况,推迟入园,会使孩子不能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接受锻炼,会错过某些宝贵的成长机会。而"狠狠心"的年轻家长都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不过其实他们也可以积极地采取一些方法,使孩子乐意上幼儿园。
老师家长主动介入是良方
周先生建议,家长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对孩子说"宝宝已经长大了","宝宝今天有进步,真棒"之类的话。家长无论多忙,都要与幼儿园保持经常性联系,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孩子在园里哭闹,家长要去了解原因;孩子高兴,家长也要去了解原因。只有先了解孩子,才能对症下药,好的方面要发扬,不好的方面要加以引导和纠正。周先生还说,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也应该尽量与幼儿园同步,保证孩子饮食规律、作息规律,不要对孩子太放纵。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与周围的人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这样就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园里的新生活,很多幼儿园采取了很多措施。
宋园长介绍,在孩子入园之前,老师会去每个孩子家里做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饮食结构,还有孩子的玩具有哪些、生活习惯是什么。孩子入园之后,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对孩子的习惯给予照顾或者加以调整。宋园长说,幼儿园有一项专门的课程,就是教孩子如何打招呼,当孩子们彼此之间用文明用语亲切地打招呼时,双方的距离就自然地拉近了,这样孩子对园里的小伙伴就不会有陌生感。幼儿园还会组织孩子们手牵手到大自然里活动,碰到陌生人会叫"叔叔"、"阿姨",这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此外,幼儿园还有三条"教室常规",即照顾自己、照顾他人、照顾环境。举例来讲就是学会自己穿衣吃饭,不抢别人玩具、不打扰别人休息,不打乱排队秩序、轻拿轻放小椅子等。如果孩子做得好,老师会给予夸赞和小奖品。这些规定能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习惯,使孩子懂得分享,与其他人和睦相处,从而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新闻来源:人民网
本网整理编辑:elf
欢迎品牌、企业及个人投稿,投稿请Email至:Consultation@51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