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的有关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论
【
童装网】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进入论坛
【中国童装网】近阶段幼儿园在进行美术方面的研讨活动,我们大班开展了关于美术活动的策略和评价手段的研讨活动,我们在年级组学习,集体备课时收集资料进行了理论的学习、交流与探讨。
摘录:
1、帮助儿童获得各种经验,丰富表象的储存。儿童进行绘画的一个前提是必须在脑子里存有某些实物的映像,因此老师应该帮助儿童累计一些经验。
2、提供儿童多种多样的材料和工具,给儿童以绘画的机会。多种多样的材料和工具可以直接刺激儿童的操作欲望,促进其产生创作的动机。
3、教给儿童绘画方法,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儿童美术活动的技术支架和必要手段,没有它,儿童不可能从事美术活动。
思考:
陈鹤琴先生对儿童绘画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他对中国幼儿教育的丰功伟绩之一。通过对他绘画理论的学习,我觉得在我的实践活动中,我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给幼儿一纸一笔的做法,提倡激发儿童的创作动机。
在美术活动中为了方便我常常给孩子们提供的绘画工具往往就只是简单的一盒蜡笔和议长纸,让孩子们找者老师的画画,或让他们自由的画,还美其名曰为“意愿画”,这样的方法往往使得孩子们觉得无从下手,从而对绘画失去兴趣。我们可以经常听到孩子们说:“老师,我不会画。”其实造成孩子不会画和不敢画的原因不在儿童本身,而是老师忽略了对儿童创作动机的激发。因此在美术活动中只有激发儿童的艺术动机,他们才能带着喜好的情绪,兴致勃勃地参加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各个活动器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改革指导方法上存在的弊端,提倡适度、合理的指导。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开始画,老师就一点一点得帮助儿童话,儿童没有自己思考的机会;老师“崇尚”自由,不给孩子指导,让孩子自由绘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儿童创造的个性。前者的结果是儿童只能画老师教过的内容,对于教师没有教过的就不会,完全缺乏创造力;后者结果是造成孩子盲目的画,其绘画水皮水平得不到提高。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对于不同水平的儿童,在目标、方法、材料及其使用上要灵活对待,鼓励他们自由探索积极创造。
今天,让我们重温、借鉴陈鹤琴先生的有关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论是有必要的,它将会帮助我们进一步打开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的窗户,让更多温暖的阳光照进幼儿美育的殿堂。
新闻来源:互联网
本网整理编辑:elf
欢迎品牌、企业及个人投稿,投稿请Email至:Consultation@51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