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又一个传统旺季落下帷幕。
对于本轮行情表现,大多数纺织企业都表示平平无奇,部分纺织老板更是坦言,“哪还有什么‘金九银十’,今年可能连‘铜九铁十’都算不上!”近两年来,传统旺季这个市场逻辑慢慢失效,变得不再灵验。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做了相关调研,看看纺织老板们是怎么说的。
一增再增,这半年来织机又卖爆了
调研期间,纺织老板们纷纷表示行情大不如前,问及背后原因,提及最多的词就是外围产能。
近年来,纺织行业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疯狂扩张,尤其是在沿海地区采取限喷行动后,大规模的产能迁移也随之而来。
以某纺织企业为例,2019至2020年期间,该企业逐步将旗下的织造工厂外迁至安徽地区,落地台数也由原先的100余台变成了300余台。相关数据也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长丝织造行业织机规模达到83.6万台,其中喷水织机77万台,同比增长5.48%。
由此推测,国内织机规模突破百万台仅仅只是时间问题。这不,新一轮统计数据便验证了这一猜测。
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统计,2023年1-6月国内主要生产厂家共销售高速剑杆织机4600台,同比增加24.32%;销售喷气织机14000台,同比增加14.75%;销售喷水织机25000台,同比增加4.17%。
面对外围产能井喷式增长,某织造企业负责人无奈叹息道,“由于从事长丝织造的门槛偏低,只要花上大几百万就可以小规模进入这个行业,再加上生产难度又不是很高,短时间内就能将厂子运转起来。随着入局者不断增多,行业竞争自然也就越发激烈了。”
供求关系恶化,行业陷入疯狂内卷
在产能大幅扩张后,纺织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是愈演愈烈。毕竟,就目前情况来看,消费需求的复苏情况并不乐观。在需求受到抑制的前提下,过剩的产能只能令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
相关人士分析称,“未来1-2年内,纺织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是难以改善的。”在此背景下,同质化严重的纺织企业为了抢夺订单,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只能被迫陷入内卷。
前期调研中,就有纺织老板感慨道,“一个订单有十几个人报价!”卷价格已是业内常规操作,纺织企业除了要直面同行的低价竞争,客户的压价行为也是如影随形。以尼龙四面弹为例,商谈过程中,客户的压价幅度已经超过0.2元/米。
于是,哪怕在原料高涨的时期,面料价格仍是岿然不动,且在低价抛货的加持下,隐隐透露出明稳暗降的趋势。
某织造企业负责人表示,“外围产能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本地企业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压缩。首先,外围的各项成本相对低廉,很容易形成规模化效应;其次,政府为吸引投资,给出的补贴和红利也很多;最后,那边的环保压力也没那么大。”
如他所言,彼时来势汹汹的疆坯就在行业内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产能之殇何解?
综合来看,应对产能过剩,提高产品竞争力是纺织老板们的首选。“不能再围着常规面料打转了,能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东西才会有竞争力。”一位纺织老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