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纺织品进口市场多元化
目前,全球服装进口市场仍集中于欧盟、美国和日本,而纺织品进口市场呈现多元化。2006~2010年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传统市场合计占全球服装进口的比重基本稳定在74%~78% 之间,表明收入水平对服装消费需求仍然具有决定性影响。尽管一些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开始扩大服装进口消费,但其进口总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例如,2010年虽然金砖四国服装进口额平均增幅超过11%(中国和巴西进口增幅更是分别达到36%和40%),但四国进口总量合计仅占世界的3.1%。这表明,虽然新兴经济体的消费市场前景目前被普遍寄予厚望,但就其对全球服装消费的拉动效应而言,不应作过高估计。另一方面,2006~2010年全球纺织品进口市场主要包括欧盟、美国、中国和中国香港,但其占全球纺织品进口份额呈逐年下降之势,超过52.74%的进口需求来自其他地区,尤其是尚不具备纺织品自给能力的发展中国家。
如今,伴随着经济结构性复苏,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正面临一系列内外部新形势: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消费品进口市场,中国制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多项重量级自由贸易区协定颁布实施,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写着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格局。
地理因素决定产业优势
近几年,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格局变化过程中,欧洲、亚洲、美洲地区进一步控制纺织品服装出口,地理位置因素对贸易格局影响日益凸现。截至2010年,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地区合计占全球纺织品出口额比重已经达到94.2%;而亚洲、欧洲和南美、中美洲地区合计占全球服装出口额比重则达到92.9%,出口向上述区域集中的趋势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尤为明显。
地理位置在无配额时代成为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绝非偶然。一方面,无论在欧洲、亚洲还是美洲地区,目前均已经形成一条较为成熟、稳定的区域性纺织服装生产贸易网络,即地区内国家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纺织产业发展阶段,对产品设计、纺织原料生产及服装加工等工序形成纵向分工,而成品在区域内也具有相当规模的有效需求。
相比之下,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国家或因远离终端消费市场或无法自给纺织原料,被排除在主要区域性纺织服装生产贸易网络之外,因而其产品出口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另一方面,随着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各国纷纷转向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这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相关区域性纺织服装生产贸易网络的运行。与之相对应的是,劳动力成本因素对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的影响今后将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