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8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预计明年将增至120亿美元。数据显示,有近70%的直接购买者都来自于中国内地。而据中国时尚品牌网今年2月份发布的《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城市排行榜》,南京位居第十二名,这个成绩比两年前进步了整整十个名次。与此相关的是,《福布斯》本月发布的中国最佳商业城市调查报告中,南京名列第七位,比两年前的上一次调查大幅提高了八位。在这三个数据背后,折射的是南京近年来在城市实力不断提升的依托下,正在大踏步走向时尚的前沿。 本版撰文 快报记者 石成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已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这一回无论是奢侈品消费排行还是最佳商业城市排行都超越了同省的苏州、无锡,而此前,南京一直是被这两个城市压着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从市场的实际表现,比如商场里高档商品的零售额,还是相关的基础经济数据,比如可持续发展能力,南京确实都有了不小的进步,所以排名提前也不奇怪。
南京富人
一掷千金
豪购奢侈品
奢侈品从来都不缺消费者,LV的背包、Cartier的手表、Dior的香水、Dunhill的套装,这些动辄成千上万元的高档货,在中国可以找到大量着迷者,南京同样也不例外。
“有时候,我都不晓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左一套右一套地买范思哲的东西回家,每次都是十几万啊!”金鹰购物中心范思哲(VERSACE)专柜的柜长徒佳一脸困惑地告诉记者。
徒佳说,四年前范思哲刚到南京的时候,生意可清淡得很。“但从2007年开始,量就每个月不断增加。”有一个家住某府雅苑的顾客,一年要来买四五次,从高级餐具到配饰都有。送货的工人发现,原来这位顾客是因为家里面要请贵客吃饭。有一次白天刚买了一套十几万的限量晚宴器具,晚上七点多钟突然让工人又去送两只七千多元的杯子,原因是厨师不小心打碎了,而主人坚持每个人都得有同样的餐具。
大多数的顾客则是一年来消费一两次,消费金额都在六位数。一掷千金已经让这里的营业员见多不怪了。德基的LV专柜,也是南京城另一个有名的销金窟,排队挑选包包,排队刷卡结账,也是LV店堂里的常年表演剧目。
年轻人也热衷追求名牌
但与国外的奢侈品市场不同,我国越来越多缺乏经济实力的年轻人,却在为各种奢侈品透支自己的薪水。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对江、浙、沪网民进行的一项关于奢侈品消费调查的结果显示,68.8%的受访者愿意自掏腰包购买奢侈品,56.7%的受访者曾有过为购买奢侈品而特地积蓄的经历。调查还显示,对奢侈品最感兴趣的是年轻人。不少年轻人为购买奢侈品而不惜透支消费、寅吃卯粮,为了昂贵的体验式消费,“潇洒地”成为“负(债)一代”。
记者在南京奢侈品牌专卖店调查时得知,几乎每家奢侈品牌店的销售人员都表示有“很年轻”的女孩和男孩来店中购物,特别是以女性居多,有的甚至已经成为了店中的固定客户。
吕小姐是一名杂志社编辑,每月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也就3000多元,但她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品追求者。
在吕小姐的衣橱里,挂的都是迪奥、古奇、LV等诸多世界名牌衣服、裤子、皮包等。吕小姐拿出一件上衣告诉记者,虽然这件衣服花掉她两个多月工资,但当她看到这件中意的服装时,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想到穿上这件上衣的满足感时,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虽然被刷爆的信用卡不计其数,还背着“负婆”称号,但是吕小姐依然乐此不疲地穿梭在市区各大名品店里,追寻拥有名品的满足和快乐。
在新街口某商业银行任职经理的美女徐小姐的话很有代表性:“一个1万元的包,远远比100个100元钱的包强大。一条5000元的CHANEL的裙子,可以胜过50条100块钱的裙子。很多东西,宁精毋滥,买一样就得是一样,优秀的名牌商品,真的可以让我觉得世界更美好、生活更有味道。”
不少奢侈品牌店的销售员表示:来购物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在外企工作。
在外企从事行政工作的刘小姐,每月收入8000多元。她喜欢从时尚杂志中搜集各类名品信息,不定期给自己添置名牌服装、饰品。她说,有时一条裤子就要花掉几个月收入,透支信用卡也是经常的事,但是她觉得物有所值。
据58同城网招聘频道对当下白领薪资状况调查显示,约有七成的白领月收入在3000~5000元,收入过万的还不到一成。尽管如此,像吕小姐、刘小姐这样的收入者已经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此外,年龄层低也成为我国奢侈品消费群的一个显著特点。
事实上,许多奢侈品消费者明显是在炫耀性消费心理作用下,透支钱包甚至透支身体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月光族”、“新贫族”、“百万负翁”,在白领中已屡见不鲜。
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分析,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用自己财富的4%左右去购买,而中国的一些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用40%甚至更多的比例去“苦求”的情况并不罕见,这就是非理性消费的表现。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王志邦认为,这种畸形消费表明,我国消费的促进机制不够顺畅。如果年轻群体不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而一味地购买奢侈品,将会对自己、家庭甚至是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热销背后是城市软实力提升
如果更细致地去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南京能达到中国最佳商业城市第七位的突破性位置,更强大的支撑来源于这个城市发展的实力、活力和潜力。南京能赶上和超过苏州、无锡,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不过我们从福布斯的评价中能看出些端倪。福布斯评价苏州在榜单中从2008年的第8跌落到2009年的第10时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一直追求增长速度的苏州,在遭遇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之后,尽管在增幅高达56.6%的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下,苏州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勉强达到10%,但进出口持续下降,用电量直到7月份仍在负增长,包括昆山的用电量下降8%。依赖廉价资源的“代工”模式难以持续,唯有自主创新,才不至于被动地屈身于产业链的最低端。
而南京的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多年调整,比较能适应目前的经济大势,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之下的特殊情况,比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南京超过了50%,远超全国第三产业占GDP40%的平均比例。第三产业之所以成为福布斯评选最佳商业城市的重要标准,是因为第三产业不需要像第一、第二产业那样耗费大量的资源与能源,以环境受到损害为代价。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上升,意味着城市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可持续发展潜力增大,不但会让民众感觉适宜居住,同时对资本拥有者前来进行商业投资的吸引力也会增强,市民的收入必然持续稳步增加,消费能力必然相应增加。
南京城正在出现经济发展动力由投资拉动转为消费拉动的变化,在投资增速降到10%以下的同时,汽车、住房等消费稳定增长,教育、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开始升温。福布斯商业城市评选看重这种变化是有道理的,因为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尽管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会促进资源与能源的消费,而资源与能源生产总量的提升会加剧环境污染与资源耗费;而且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还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给经济运行安全埋下隐患与风险。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尽管可以推高经济增长数据,却不一定直接表现为居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而经济发展动力主要由居民消费拉动,不但可使经济发展获得更为稳定的内在驱动力,而且环境质量可以因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得到改善,同时经济发展的成果可以更大程度地转化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获得同步增长。南京也许看不到苏南一些地方那么集中的外商独资、合资企业规模宏大的加工厂,外贸数据也没它们好看,但是南京却在悄悄而稳健地增强着自己的绿色GDP、低耗GDP,这种软实力最终就反映为高档商品的零售额骤升,老百姓生活品质真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