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童装网】古人早有训勉:术业有专攻。做专业的企业品牌,并不妨碍企业成为伟大的企业,企业家成为伟大的企业家。
大多数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按捺不住“大企业”名利的诱惑,染指与本业不相干的其它行业,意欲凭“多元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成为“大企业”。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企业,往往是即丢了碗里的,锅里的也没捞着多少。
企业家们似乎都存在对“大企业”误解的通病:认为大企业是无所不做,哪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结果是在多元化之路上迷失自我,或者积重难返,连主业也辉煌难再。在中国企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样的鲜活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春兰、海尔、五粮液….等等,都陷入了“多元化”情结中。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到达一定规模后拼命地做产业“加法”,而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那些经历“多元化”发展的“大企业”千方百计进行产业瘦身,做减法,做业务聚焦。比如当年的诺基亚,业务涉猎面并非手机,通过不断砍掉其它业务,聚焦手机,成为当今手世界手机业的旗帜。
每个企业似乎都在重复走一条路:多元化—再回归到单一产业。这与大多数企业做到最后,不是在做产业,而是在玩资本存在很大的关系。资本的贪婪很容易驱使企业或者企业主做出“赌徒“式的发展决策。
如今的商业环境,更容易成就懂得聚焦、愿意聚集、坚持聚焦的企业品牌。云诡波谲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越多元化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而牵一发动全身的利害关系,很容易导致“拖后腿“或”拉下水”的悲剧。对于那些依赖一个品牌策略的多元化企业而言,这样的风险会更大,“一损具损”的风险,可能彻底毁掉几十年的辛苦经营。海尔如今应该算得上一艘超级航母型企业,可是,你认为“海尔”代表什么呢?冰箱?电视?电脑?还是医药,橱柜?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海尔在它现在涉足的每一个领域都并非“第一”,庞大的产业身躯,如果没有核心业务以及核心竞争力,纵然是超级航母,也不如驱逐舰马力快。不要奢望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担企业风险,当需要砍掉某项业务时,企业输掉的不只是一个领域的业务。
所以,当下企业,应该致力于做“精致”的品牌企业,而非“粗旷”的大企业。
当然,精致并非固守单一业务,如果能够在坚持的核心主业务的上下游发展,并不会阻碍企业成为巨星。苹果即是最好的典型,PC业务包括配件、软件、网络,合为一体,令苹果成为世界最酷的品牌之一。
经营企业也需要能够经受的起诱惑,耐的起寂寞。坚持与聚焦是很漫长的过程,当然,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最大诱惑,还是来自其它产业的风生水起,赚快钱,导致企业盲目扩张,仓促上马陌生产业。当然,如今也许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网易丁磊先生养猪,但我认为,这恰恰是丁磊先生修身养性成为企业家的一个伟大的尝试。网络赚快钱,养猪还是要些性子的。
古人早有训勉:术业有专攻。做专业的企业品牌,并不妨碍企业成为伟大的企业,企业家成为伟大的企业家。
当下之中国,更需要专业企业。成为某一产业或某一品类的佼佼者,比成为一艘产业航母更重要。核心业务的缺失,其背后往往是核心技术的缺失。而如果每一项业务都需要依赖“技术进口”,再大,也是虚弱的。
聚焦,做精致企业,才能够在某一品类独树一帜,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商业模式变革、产品创新等上面,形成经营良性循环,成就更伟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