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继无人的尴尬
更让手艺人心痛的是,当老一辈儿做不动时,新一代却找不到踪影,这种后继无人的尴尬成了传统技艺传承的另一最大隐忧。
姚桂新是京城叶派内画鼻烟壶的第三代,也是目前为止最后一代。她的内画鼻烟壶、水晶葫芦等作品精巧独特,形象生动。内画鼻烟壶是中国工艺品里较为独特的一支,始于清朝嘉庆年间,它是用一种独特的构形毛笔和构型竹笔蘸取国画颜料,在壶内壁精心勾画而成。
“除了前期选料、加工壶的形状、设计壶内的图案等功夫外,画一个鼻烟壶,快的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慢的要一个月。比如我画水浒一百单八将,正反两面,每一个人物的表情、动作、服装都不一样,没有一个月是画不完的。”姚桂新说。她选择的材质一般都是水晶,成本很高,稍有画错损失很大。”姚桂新介绍说。
“我们这拨8人里可能只有两个人在画了,而且我年龄也大了,眼花了,现在都必须要戴眼镜才能画。如果我们画不动了,以后怎么办?”姚桂新对此十分担心。
据统计,300种京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00多位传承人,而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据八成,而像 “风车梁”梁俊、“面人汤”汤夙国等大师都已七八十岁高龄。赵伟说很多手艺人的后代都不愿意继承技艺,一是耐不住寂寞,有的还嫌赚钱少。而一些弟子们也都陆续因为生存压力而放弃了手艺。
据一些媒体报道,在“非遗”丰富的西藏,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已经没有人会唱了,而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独有的传统铁雕技术目前也只有一位老人还掌握着……
既要传承也要颠覆传统
天桥市场的民俗工艺坊7月末正式开张,赵伟的蛋壳艺术品、姚桂新的内画鼻烟壶都是工艺坊的重要作品,此外,老北京“哈氏风筝”传人哈亦琦的风筝,北京料器(琉璃)第六代传人邢兰香的料器,蒋丽娟的绣鞋,张俊显的面塑等也都陈列其中。
与其说这是一家经营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商品店,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展览,所有大师的作品一一呈现在眼前。“有一些是外卖的,有一些是获奖作品,只供观赏收藏的,不少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了。”赵伟笑着介绍说。
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这些传统手艺变为商品,再升华为艺术品,获得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双赢呢?显然京城内这些大师们成立的工艺坊是一个方向。大师们希望能将它做成民间工艺沙龙,不但可以有现场开展工艺大师技艺展示和多地区手工技艺交流等活动,还可进行青少年培训、失业人员培训、创业基地,让这些手艺广泛传播下去。
而乐施会也在做全新的尝试,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偏远山区的村民们真正依靠传统手工艺脱贫致富,并最终将这些千年艺术传承下去。乐施会借鉴国际公平贸易的经验,和合作伙伴制定出按高于等于生产地主流市场价格收购手工艺品,且返还生产者每笔订单利润的5%用于社区建设的约定,以此保障手工艺人的利益。而且乐施会还请专业家纺人士和设计师改进现有产品,确定可被城市消费者接受的15种颜色重新包装,让产品多样化。
“我们一直认为纯手工产品注定其应定位于中高端市场,无论在产品设计、制作及品牌建设都该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决定在北京建立工厂合作和产品研发设计室,一方面尽己所能的将现有产品开发为家居用品与商务礼品两个系列,另一方面,以北京为平台,整合市场渠道,将所有产品按统一的惠贫品牌形象推广并销售。”李艳介绍着具体的操作,她说希望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传统文化。
这一切都是一种尝试,但是李艳欣喜地表示,通过几场小型的推荐会以及和相关企业的洽谈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发展前景看好。他们希望通过惠贫贸易在全国的推广帮助这些民间手工艺融入现代经济的链条,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