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在京城说过这样一句话,虎门服装要进京赶考,”虎门镇委书记钟淦泉说,“几年后我们得了这个大奖,这不是说我们毕业了,只能说我们拿了一个学分。”
他认为,虎门服装品牌之路还很长。
而站在领奖台上的钟淦泉,不仅是虎门服装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虎门服装发展的见证者。
那是1978年4月,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落户虎门,而包括香港在内在逐步淘汰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机遇,”时任虎门镇镇长钟淦泉看准了发展的时机。
而二十多年下来,从“三来一补”到批发、零售,从简单制衣到自创品牌,到走出国门,虎门已成为中国服装的一面旗帜。
速度虎门
显然,当时钟淦泉看重服装业,除了产业转移外,还有虎门的区域优势。
虎门西靠广州、东临深圳,并且虎门港、盐田港以及深圳、广州、珠海三座航空港近在咫尺,同时又靠近香港这个国际商业中心。
于是,面对自发的产业雏形,钟淦泉们开始了他们的产业决策: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战略。
比如,1993年,政府与群众共同出资7000千元,建成后的富民商业广场,有1200个铺位,首创中国第一座无障碍螺旋式商业大夏,采购商可以无障碍的把车从一楼开到五楼。
现在富民最好的商铺转让费达到600万元,商铺出租率100%,年交易量达到10多亿元。
虎门服装市场的辐射力,更是覆盖了全球,每年都能吸引大批的国内外采购商。一些民营制衣企业,在短短的数年间,便完成了迅速扩张,时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虎门便建立了服装集散地和服装名城的产业优势。
随后,1996年开始每年投资近数百万元打造会展平台,在国内首开了镇办国际服装交易会之先河。到现在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年成交额从原先的12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0亿元。
交易会的打造,年吸引采购商上千万人次,吸引新加坡、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巴西、新西兰、波兰、俄罗斯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会参观、采购。
而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有20多万个虎门服饰专卖、连锁店,还不包括直接发货,年销售总额135亿元。
“虎门过去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是在流通这一领域比别人先行了一步。”有专家这样说。
正是在市场的带动下,虎门集了一大批品牌,上游下游配套企业也争先来虎门落户,已经形成了市场产业链(其中21个大型批发市场,8个布料批发市场)、近万间的服装专业店铺群,以及完备的配套产业链以物流产业链。
“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基础,我们现在从事服装产业有20多家,上规模的有1200家。虎门现有5000种服饰品牌,其中90%为女性时尚服饰,在上百个知名品牌中,80多个属女装,年销时尚女装2亿套,出口量达到30%。”虎门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志强说。
2002年8月虎门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女装名镇”,2003年11月,被广东省科技厅命名为“广东省技术创新服装专业镇”。
而现在世界上任何一种最款式的面料只要投放市场,20天后在虎门的布料市场就能找到它的踪影,虎门的最新款式七天就能进入国内大中城市,15天在东南亚市场可见,有人称它为虎门速度。
时尚虎门
产业集群效应,让虎门的企业得到了实惠。
“就算是一块布,只要缝上两条袖子就有人要”,回忆起当年做加工和批发的生意十分红火,虎门东越公司的曾伟君说。
但随着产业的发展,这样的市场已经再也没有了。相反的,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而大多数做简单加工的企业,甚至没有产品开发部,设备简陋,工艺流程简单,工厂管理不规范,使许多服装企业根本经不起市场的冲击。
“脏活儿、累活儿我们干了,大部分利润却给了外国人!”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原常务副会长汤敏仪谈起2000左右的情景时说,“出口单件成衣均价不到4美元。”
“名牌引路,是构筑虎门服装产业链模式的重要方式。”虎门镇副镇长潘继军说,虎门一直致力于优化服装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让优化的产业链促进服装产业的发展。
于是,虎门提出了打造“时尚虎门”的目标,推动虎门女装由“虎门制造”走向“虎门创造”。
虎门开始二次创业。
“人们认为服装是高能耗、低利润、低档次、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个观念应该抛弃,”钟淦泉说。
他反问道“什么是时尚?就是世人的眼球都盯着你、看着你、围着你转。正如服装一样,全球的人都盯着巴黎转,巴黎发布出来的信息,就是流行趋势,就是时尚。”
“我们打造时尚虎门,其核心是实现服装产业到时尚产业的升级,也就是提升虎门服装的软实力。”他的理想是,当周边地区或者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开始关注虎门,其眼球都围着虎门转的时候,时尚虎门就形成了。
“虎门服装经过多年的打造,产业链已经完善,”谭志强感慨的说:他们的目标就是整合产业资源,完善产业配套,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虎门建设成为一个集生产基地、营销市场、研发设计及展示中心的服装产业专业镇。
由此,虎门镇启动品牌发展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机制。
比如,凡是在虎门投资创业,获得中国国家级品牌大奖的,奖励企业100万元;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奖励30万元;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10万元。
这个被媒体称为“百万奖名牌”的政府行为,很快便初见成效,并逐年有新的突破,企业也开始了创品牌的竞赛。
比如,2006年,以纯在伦敦设立了自己独立的设计工作室,“以让以纯与欧美流行时尚第一时间对接”。
而在国内,以纯则拥有几个设计中心,聘有200名服装设计师,专卖店每天销售的品种也保持在60个以上。
事实上,虎门镇上的时装品牌每隔10多天就要出一个新款,而款式已走在了国内时尚服饰的前列。
“虎门正处在从贴牌生产到设计制造的转折点上。”钟淦泉说。
而在加强时尚的同时,他们还防止盗版或抄袭,虎门服装协会和虎门服装设计师协会牵头成立“虎门服装设计中心”,从事服装图样设计,样品设计,有偿地为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并为企业招聘或推荐服装设计师。
另外虎门建立服装检测中心,根据国内、国际标准对服装产品及有害物质残留等指标进行检测,以确定产品的成分,质量和等级,使之成为“虎门服装品牌”的“护身符”和通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产业的提升,带动了价格的提高,“虎门成衣出口均价已上升到8美元,”汤敏仪说。
而在这背后,则是品牌的提升,“目前,虎门已获得3个中国名牌,12个国家免检产品,1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个驰名商标,另外还有100多个知名品牌。松鹰、以纯、灰鼠、依米奴等已在100多个国家注册商标,总数达到400多个,”谭志强说。
创新虎门
虎门有了自己的品牌,也开始有了一些名牌。
但产业发展出现了新变化,民工荒的出现,则预示着中国国内产业转移已经开始,更重要是虎门高水平服装设计师、高级营销管理人才不足,整个产业呈现出设计研发、市场营销两头小、生产环节中间膨大的“纺锤”形。
“我们这些名牌离一些真正的大品牌还差很远,”钟淦泉说,关键要加大创新力度,而创新的关键则是凝聚精英人。
因此,“我们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文化氛围,引导虎门服装产业注重服装的创造和创意,从过去凝集服装,单纯注重搞活批发市场、服装集散地,到更加注重凝聚各类服装精英、各种人才,使他们成为领跑时尚的中坚力量。”
为此,2006年10月27日,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投入使用。
其中,信息中心将依托专业服装门户网站富民时装网,以会员数据库为基础,结合网站供应商和采购商供求关系拓展贸易活动,建立一个完善的服装电子商务系统。
人才中心将通过建立一个大型服装人才网,并且与知名大学院校、人才市场合作,组织人才交流会,引进各类高素质的服装人才,为他们找到理想的职务,吸引高级大学院校的实习生,为他们提供一个专业的实习平台。
培训中心则通过设立服装专业培训中心,聘请服装行业知名人士专家,通过与知名服装类院校合作,根据服装企业和服装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组织相应的技术培训班,营销培训班等。
技术中心主要是高新技术推广和提供配套技术服务,而咨询中心则定位于行业咨询和企业咨询服务。
“创新中心作为虎门镇技术创新中心,有利于加速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促进先进管理方式,先进科技成果的广乏应用,有效地整合虎门服装资源,提升全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中心的负责人郑经理告诉记者。
自此,虎门又开始了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