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品牌化建设同步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化进程,在这过程中,与“改革”一样总是在伴随着许多争论中艰难挺进。从原始的资本积累到开始品牌突围,再到品牌二次升级,同样有许多不同的争论:是先要规模还是先要规范,是先向前看还是先向钱看,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是先要利润还是先要客户,是先要市场还是先要品牌……等等。在这过程中,急功近利总是大部份企业成长品牌突围初期“无奈”选择之道。
因为缺乏资金投入,没有技术创新,那就去编造虚拟专家
因为产品的同质化,没有核心竞争力,那就去狂打广告,夸大事实
因为消费者需要承诺,但信息不对称,那就去大胆虚假承诺
因为消费者太弱势,那就先骗再说
因为进入竞争的门槛过高,对手太强大,那就假冒伪劣
因为策划家太能干,企业家太想钱,消费者太“弱智”,那就先蒙再说
因为守信用的成本太高,不守信低成本高收益,那何必去守信用
因为大家都这么干,那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干
为什么大家都没事,偏偏我有事
……
我们也许习惯了医药保健品广告夸大疗效、医疗广告盗用患者专家名义虚假作证、服装品牌扮假洋身份、过期食品回炉还魂等等这些见惯不怪的策划高招;
“欧典地板”的不幸就在于因为发展历史很短,没有品牌沉淀与技术优势,在一个产品同质化的行业,那就去编造传奇的品牌故事,以为大家都这么干,但不小心撞上了枪口,被游街示众,只能捶胸顿足地去感慨流年不利。但实际上与此相类同的事件在02年3.15“香武仕”音响冒称源自丹麦,已有前车之鉴了。
近年来“偏偏就我出事”的品牌有光明牛奶、金华火腿、珍奥核酸、长江医院、SKII、肯德基等,每天都在巡回上演一出又一出的猫与老鼠的故事。我们不得要思考,如何有效运用媒体广告进行品牌诚信经营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与品牌诚信
1、新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加速品牌消费意识的升级:
中国已经走出了短缺经济的时代,中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面临着产业调整与规范市场的长期任务,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步伐将极大地提升内需与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升级。品牌意识的加强将逐步摆脱以往原始的品牌知名度的初级导向,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展开新一轮的递级复制,由 农村小城镇往城市、二级城市往一级城市、一线城市向国际城市品牌消费意识向上盘升。国际先进的品牌系统理念将更完整地被中国的消费者所接受。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使人们更追求高质的生活质量,消费意识也更为理性,对品牌信息的识别也会更为敏锐,尤其反应在对消费质量与品牌的追求上
品牌信用的建设也将是国家未来规范市场信用系统的重点一环,否则信用的缺失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与中国品牌在全球化竞争中的进程。品牌信用将成为品牌竞争的最核心的要素。试想,在一个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度,祟尚信用本身就是其民族道德的基石,加上国家的复兴必然也要融入全球化的商业信用环境,一个无法让消费者建立信任、认同的品牌被市场遗弃将是必然的。
2、 竞争的加剧,行业的品牌集中度与门槛快速提升
国家经济的发展,供给的充足是反映的基础指标之一,供给的充足,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为剧烈或者说惨烈;在大部分的市场领域,产品之间同质化与可替代性更强,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更大,而唯一可以构筑竞争优势的只能是品牌的力量。
竞争的结果必须是导致行业的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将被领先的少数品牌占据甚至寡头垄断,直至产业可能因技术等原因再次升级,重复新一轮的小范围的优势集团之间的品牌竞争。这是经济学上被无数行业所印证的理论。
这也从说明了未来进入传统行业的门槛将只会越来越高,更多的竞争者因为失去品牌,或消亡或伦落为代工或产业链条中的寄生者。
所以,不珍视品牌信用的企业,必然在第一轮的淘汰战中第一个惨烈退出。因为失信,得罪了不仅是消费者,同样得罪了产业链上的所有合作商,更重要的是得罪了社会公众引发永久性的信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