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游戏的概念就十分有必要了。因为只有全面了解游戏,我们才能利用游戏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精神分析认为游戏是一种调节机制,能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发泄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和心理紧张;认知学派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事物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机能的方法;学习理论则认为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
那么,怎样利用游戏的特点去引导孩子能力的发展呢?
首先,游戏具有愉悦性。不论是奔跑跳跃的大肢体运动游戏,还是高度集中精力的创作游戏,或是人际交往的互动游戏,都能让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感受到愉悦、开心,并且享受游戏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个特点孩子会去不断尝试各种游戏,这样使得孩子的肢体等不同部位和脏器得到锻炼和发育,还可以发展孩子的基本动作。同时,因为游戏于孩子是愉悦的,所以才有尝试,才有了各种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家长要切忌一点,不要因为有危险就杜绝一切游戏。比如不要因为怕滑滑梯摔着孩子,就坚持不让孩子玩这类游戏,这会影响到孩子探索能力的发展。
其次,游戏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游戏是幼儿主动要去玩的,家长切忌不要强迫孩子去玩游戏或强迫停止游戏。如果强迫孩子去玩游戏就会破坏游戏本身的愉悦性,孩子会觉得游戏是一种惩罚或是一种任务。而强迫孩子停止游戏又会影响孩子的达成力和满足感,导致孩子内心情绪的不稳定。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将主动权将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决定玩不玩(但是若是家长有急事需要临时停止游戏时,需要和孩子协商解决,切忌带有情绪的强行终止)。
我们说在游戏过程中,孩子是游戏的主体,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玩什么、和谁玩、如何玩等等。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到不去束缚和干涉孩子,否则家长的指手画脚会让孩子丧失对游戏的兴趣。一旦自由止步或被限定,那么游戏的意义也将终止。只要利用好这一点,孩子将会发展出很好的主动性、探索性和自主性。
再次,游戏是现实性和虚拟性的统一。游戏具有现实性,从孩子的游戏内容来看孩子玩的积木,动物世界,游戏玩具车,气球等等,这些游戏都是我们生活中存在的。还有角色扮演的游戏更是孩子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自己探索到的世界的最好方式。孩子的表达多通过丰富的想象,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改头换面,如用积木造个房子,海底世界动物大集会等等。需要强调的一点,在孩子的游戏中他们投入了真实的感情,家长千万不要试图用理智的思维去纠正孩子游戏中的差错。比如不要告诉孩子“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不能同时出现”,“车是不能进入海底世界的”或是“番茄汁不是黄色的而是红色的”......这样不禁扼杀了孩子对于游戏的兴趣,打乱了孩子的计划,让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更为重要的是你禁锢了孩子的想象力,阻止了发散思维的发展。
然后,游戏还具有社会性。尤其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会假设各种各样的场景,比如老师和学生上课,医生给病人看病,朋友出去聚会等主题。在这些主题中孩子会模仿大人的社交方式,会有社会性沟通的出现,会有情绪、情感的表达,会有性别意识的表达,以及对于社会行为好坏判断的道德感发展等等。比如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会说“男的应该勇敢一点,女的应该温柔一点”,会有情景中的礼貌性表达,会有好人和坏人的区分等等。所以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形成道德感,发展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最后,游戏具有灵活性。游戏是自由的,规则也是灵活多变的。我们乐园有这样一个孩子,孩子刚刚进入画室告诉老师“我们来用陶土制造大楼吧”!于是孩子费力将陶土做成一个长方形立了起来,开心的说“大楼盖好了!”仔细观察一番又补充到“好像缺了个窗户和门”。于是二话不说就用木棍去捅陶土,结果大楼一下一分为二了。这是孩子用木棍插起一块泥巴说“老师你看我的雪糕好看吗”。那一刻我意识到:游戏规则的灵活多变让孩子体验到了它的乐趣,培养了孩子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的心态。
总之,游戏是一种简单、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活动。游戏中可以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家长可以通过游戏来进一步了解孩子,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