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在道理上进行引导,更需要用一些日常的事情,来让孩子感受来这种愉快,从而使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自觉得形成一种习惯,比如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可以叫孩子问长辈要不要也吃一块之类的话,虽然看起来这些都只是问候语,但是显然这种好习惯,将会一直促进孩子在这方面的意识。另外还有许多日常的小事情,也可以引导孩子往这方面成长。
例如,父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时,要带上孩子一同前往,让孩子亲眼看看父母是怎样孝敬父母的。那种“只爱自己的妈妈,不爱丈夫的妈妈”的现象,在年轻妈妈中相当普遍。我可以明确地告诉这些妈妈,在婆婆面前,你不称呼“妈妈”,在婆婆背后,你称孩子的奶奶叫“老东西”,总有一天,你的儿媳也会称你为“老东西”。到那时,你的儿子肯定会觉得理所当然。
在现在的不少家庭中,爱只是父母对子女的单向倾斜,而不能实现爱的双向交流,那么这种爱就是畸形的爱。孩子只有把父母给他的爱转化为他对父母的爱,这种爱的种子才算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种人间大爱正是这样得以传承的。当年幼的孩子学会了关爱父母之后,才有可能在她长大以后去爱国爱民,去尊老爱幼。
当家长生病或身体不舒服时,要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如端水送药或陪同就医,不要怕耽误他学习时间。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就要从引导孩子为父母做这些小事入手。当孩子对父母表现出不敬重的言行时,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现在还小,还不懂道理,不必多计较他的言行过错,等他长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这种认识肯定是错误的。
让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对于初中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让孩子主持给爸爸妈妈过生日。家长不要只给孩子过生日,不给自己过生日,这对孩子并不好。
外出时和父母道别,回家和父母打招呼;用餐时先让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饭菜;和父母说话应恭恭敬敬,不能出言不逊。当父母不能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时,告诉孩子不能发脾气,要体谅、理解父母的难处。家长千万不要起初不答应孩子要求,孩子发脾气了,家长让步了,这等于鼓励了孩子不断提出不合理要求。
总之对于孩子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仅存在于学校的课堂,更存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因此,教育好孩子,家长首先就是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的每一个做法,自己看来只是无意中的情不自禁,但是对于孩子,却是影响深刻的,因此,不管是在教育孩子从小要有孝心,还是在教育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都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