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爱的教育:父爱怎能成为“绑架”孩子的借口

[中国童装网]【案例回放】
  本报4月23日一版头条《父女间的“教育战争”》报道,武汉女孩苏晓梅上学12年间,父女俩的冲突从未断过,父亲对女儿的管教一度让女儿逆反厌学。苏以彬12年陪读,3次举家随迁,最后索性与女儿一同学习、高考、上大学,父女考进同一所大学同读,被网友称为“男版孟母”。

补偿心理情结惹的祸

  这位父亲导演的这幕家教闹剧,其心理动因就是潜意识里“未完成事件心理”和“亲子三角关系异常”导致的补偿心理情结。 

    ■马志国

  人的心灵如同一座冰山。我们平时看到的“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很小一角,冰山潜藏水下的“潜意识”,有难以觉察的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中,一个人不是那样行事而是这样行事,从意识层面会说出很多道理,但是,真正的根源却往往在当事人自己都不清楚的潜意识里。很多时候,人们许多似乎匪夷所思的言行,要在潜意识里才能找到真实的心理动因。这位父亲导演的这幕家教闹剧,其心理动因就是潜意识里的补偿心理情结。

  首先是“未完成事件心理”导致的补偿情结。

  “未完成事件”的概念来源于完形心理学,大概意思是,我们内心对许多事情,都会追求获得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如果哪件事情在心理上没有完成,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就是没有获得完整的心理图形,那么,这件事情就成了未完成事件:它可能是一个未完成的任务,可能是一种未满足的需要,可能是一个未实现的愿望,可能是一种未表达出来的情绪,可能是一种未完整经历的生活体验。

  诸如此类的未完成事件,会成为支配生命的一种驱动力,驱动人去完成它,去体验它,去获得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于是,就会演绎出许多令人莫名其妙的故事。一对30岁出头的恩爱夫妻,男方提出离婚却并非是因为妻子不好。而且妻子还非常理解丈夫,说隐约感到丈夫心里有一个结。原来,两人是经人介绍相识的,而男方非常向往那种偶然相识的自由恋爱,却没有体验过,没有经历过,这成了他恋爱情感史上的一个未完成事件。因此,潜意识里总试图获得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完成个人恋爱情感史上的那段未完成事件。

  这个案例中的父亲也是这样。他当年“因10多分的差距没能考上大学”,这一人生历史上最重大的未完成事件,成了他生命里的强大驱动力。因此,潜意识里总要试图在心理上获得补偿,获得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完成个人历史上的那段未完成事件。这一驱动力是那样强大,强大到为了让女儿替自己圆梦,不遗余力,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强大到为了自己圆梦,不顾自己人到中年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婚姻责任、家庭责任。正是如此驱动的结果,把父女俩一同逼进大学,导演了一幕闹剧。

  其次是“亲子三角关系异常”导致的补偿情结。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与母亲,父亲与孩子,母亲与孩子,构成了亲子三角关系。我们知道,最稳定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就因为它的三条边相等,角度都一样,距离也一样。理想的亲子三角关系,父母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都应该处于一个恰当的状态,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有利于各方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整个家庭心理关系的稳定。某一方出现心理问题了,也有助于缓解心理焦虑,化解心理问题。

     如果亲子三角关系异常,就会导致当事人各种各样的异常心理行为。就孩子方面说,有的孩子出现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就是亲子三角关系出现异常所致。如果得不到调整,孩子到了青春期,还会出现两性及婚恋心理异常。如果是女孩,会继续爱慕父亲型的男人,特别是已婚男人或比自己大的成熟男人;如果是男孩,就会继续喜欢与母亲角色相似的女性,特别是已婚女人或比自己大的女人。

     这个案例中,亲子三角关系明显异常,最突出的是夫妻关系太远了。异常的夫妻关系,是这幕家教闹剧愈演愈烈的一个诱因。假如他们夫妻关系正常,就会帮助这位父亲的心理得到调适。有些单亲家长对孩子的学业逼迫更甚,就与单亲家长的心理难以得到调适有关。这对夫妻关系的过分疏远,让父亲与女儿的关系摽得更紧:在把自己和女儿逼进大学的同时,夫妻感情的缺失也得到了某种补偿。

     如今,这位父亲的未完成事件已然完成,应该尽快回归理性,积极调适亲子三角关系:赶紧放飞女儿,赶紧走近妻子。(作者系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

 

  孩子的参与权不容剥夺

     亲子一体化,就是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人,父母有支配孩子的权力。这个案例以极端的方式体现了我国广大家长中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误区,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孩子参与权的粗暴剥夺。

     ■关颖

     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本质意义是看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而这位父亲三次搬家是为了对女儿“严加看管”,把女儿严格控制在自己的监督之下。前者是家教经典,后者是家教误区,绝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只看这个案例的结果,似乎父亲的目的达到了:女儿如父亲之愿考上了大学,父亲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孩子13年的成长经历,伴随着父亲13年的苦心陪读,给我最强烈的感觉是,这是一个“亲子一体化”的典型案例。亲子一体化,是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人,父母有支配孩子的权力;你的事我可以做主,你必须听我的;你的成绩就是我的成绩,你成功了就是我成功了。这个案例以极端的方式体现了如今在我国广大家长中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误区,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孩子参与权的粗暴剥夺。

     孩子是独立的人,他们对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行为方式。女儿 “喜欢追蝴蝶、看蝌蚪……也不喜欢待在家里”,父亲却逼她去做一套套“密卷”,“小学到中学,语数外都有,一个周末十几张,做完一套换一套”;女儿有自己的小天地,然而父亲翻女儿的书包、看女儿抽屉,这让女儿很没安全感——在父亲眼里,女儿不属于她自己。女儿的一切必须服从父亲安排,孩子不该有自己的隐私。用女儿的话说,是“活在爸爸的阴影下”。

     事实上,父亲无视女儿的独立性,他的教育方式得不到女儿的认同,她迫于压力所做的一切只是暂时的,一旦脱离父亲的“管制区”,一切行为会依然如故,而且难免对父亲的“招数”产生“抗体”,以更加不尽如人意的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有时候资料多了,女儿会“乘机将试卷藏几张或者干脆扔掉”;“不敢写日记,有话就在心里骂”;为了逃避父亲的威逼,不止一次离家出走……女儿种种与父亲对着干的做法,实际上正是体现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的不顺从,是对父亲漠视孩子权利的抗争。

     父亲笃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在女儿看来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自己没有话语权和选择权,“对于父亲的安排,我是一个没有退路的‘买单者’”。女儿从小的梦想是经商,她富有好奇心,天真、单纯,爱幻想,会唱歌跳舞、踢足球,但她的生活却被父亲完全控制在作业和训练之下——父亲的过度干预,使孩子成了自己人生的“局外人”。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儿童有权对影响儿童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的重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做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是对儿童参与权的经典表述,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发表意见,二是得到重视。即儿童通过自由、自愿地表达意见来达到他们对有关事项的参与,孩子在表达自己需要时最有发言权。而父亲习惯性地对女儿的事自作主张,不可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女儿慢慢“发现自己对很多东西的感情变淡了”,“不但没了特长,甚至连兴趣爱好也不浓了”,这何尝不是悲剧性结局?

     时下中国有很多牺牲自己保全孩子的父母。父亲自己没有上大学,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父亲本来有自己的事业,为了女儿读书,四次改变自己开餐馆的地点,“既然已经决定了姑娘要上大学,那我就全力以赴”,最后甚至关掉餐馆全程陪读。人们常用“可怜天下父母心”来形容为人父母不容易。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审视这位父亲的“无私奉献”,就不难发现,这种“可怜”的父母心也包含了“可悲”的成分在其中,不禁产生了“为孩子牺牲自己值不值”的诘问。

     父母花费时间精力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本在情理之中,但不可把功夫下到弃自己的事业、生活于不顾的程度,且不说这样做了孩子未必一定有出息,即便孩子将来超过了现在的自己,但孩子的人生代替不了自己的人生。孩子上学阶段,正是父母走向成熟的年华,如果自我放弃,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对社会无疑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另外,自我否定感强的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其观念也常常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对自我的不满意导致了渴望子女出人头地的补偿心理强烈,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缺乏自信而衍生出来的消极、懈怠等不良心理和行为特征,会通过有意无意、长期反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身上得到惊人相似的复制。

     如果孩子将来成为人之父母之后,也来个自我否定,同样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岂不是对父辈期望极大的讽刺?

     如此说来,亲子一体化,牺牲两代人,其实是一个悲惨的结局。好在如今父亲承诺不再插手女儿的事。谈到和父亲之间的故事,女儿说“我俩是试验品”。我想说的是,对更多的父母来说,这样的“试验”还是不做的好,毕竟这13年漫长的过程对父亲和孩子都是残酷的,失去了太多温馨、美好的时光。(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员)

相关文章
姓名: (*必填) 
电话: (*必填) 
地区:
地址: (*必填)
内容: (*必填)
   允许推荐给同类客户
 
  • 大人的红色世界,宝贝也能跟上
  • 杰米兰帝圣诞暖色搭配集 将潮流变成一件温暖的事
  • 温暖相伴的快乐,海贝童装是最好的礼物呢!
  • 宝宝去哪儿?走出家门,才能离梦想更近!
  • 飘雪冬季,时尚达人修炼手册!
  • 叠穿小撇步,“造型神经”兴奋起来!
  • 双11爆款清单来啦~宝贝冬日必败潮搭!
  • 久久童装 | 2016少儿模特大赛完美落幕
    关注微信
    中国童装网二维码

    关于我们 | 点石新闻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订阅杂志 | 点石理念 | 服务项目 | 诚聘英才 | 组织架构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网站地图

    闽ICP备1501141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110003  企业注册号:3505812301341  

    Copyright©2005-2016        中国童装网 51Kid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service@51kid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品牌推广,招商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讯发布,新闻投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资料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