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青岛是中国近、现代纺织业的发祥地之一,与上海、天津鼎足而立,素有“上青天”的美誉。坐落在市北区的原国棉五厂厂址,曾为很多老青岛人留下了深刻而未走远的时代记忆。如今,在这片曾经辉煌过的土地上,正悄悄演绎着新的纺织梦的传奇。
在青岛“退市进园”的大规模外迁纺织生产区后,城市纺织产业的中心留在市北区的原国棉五厂地块,以青纺联工业园的形式,在这里打造“纺织谷”,促进城市纺织产业重心向品牌、研发、设计和高端产品生产聚焦,并将成为中国北方纺织业升级换代的核心,从而继续书写青岛纺织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纺织谷”:硅谷模式
有着与生俱来“产学研结合”基因的“纺织谷”,位于四流南路的原国棉五厂厂址,其前身是成立于2011年5月的“青岛现代纺织产业园”。近年来,该产业园科研亮点频闪,挂牌成立了国内行业唯一的 “国家多组份差别化纱线坯布开发基地”和“中国多组份纱布精品基地”,致力于新产品开发。多组份差别化纱线坯布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能力居于国内龙头地位,独具特色的功能性纺织品在业内享有盛誉,从纤维素纤维到终端产品,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占据产业领军地位。
剖析美国“硅谷”的成长规律,我们可以破解三个成功密码:一是加州政府支持;二是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学科优势;三是从硬件到终端应用的产业链长。对照硅谷模式,“纺织谷”也同样具有政策优势、学科优势,以及产业链长等资源可以挖掘。从上世纪末开始,青岛市政府多方设法对企业实施外迁、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进入土地储备等方式,为纺织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寻求新路。目前,青岛市以“退市进园”为主要模式,将大规模纺织生产功能外迁到郊区,而城市纺织产业中心则留在目前纺织谷地块。
目前,我市拥有纺织行业科研院所22家,其中,青岛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青岛喜盈门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为国家级技术工程中心等,其展会资源也相当丰富,除每年举办行业展会外,青岛国际服装周已连续举办了15届,汇聚了大量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资源。
据统计,目前,仅青岛市就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739家,青纺联是全国纺织行业推介的50家中国纺织服装强企之一,即发、红领等企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市北区通过打造“纺织谷”,并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可吸引企业总部、研发机构、高新产业、高端人才入驻,形成完整的高端产业链,实现产业高效、集聚发展。
曼哈顿区:中国版
众所周知,纽约是世界五大时尚之都之一,而曼哈顿城区时尚产业集群中,企业数量及就业人数占全纽约时尚产业的79%,远高于其他区域的总和。这个占地3.29平方公里的时尚商务发展区,涵盖了服装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同时该地区也是纽约的服装产业制造中心,承担美国本土生产的女装18%的制造。
同样,结合“纺织谷”的打造,市北区将实施大手笔规划和开发建设,实现产业、人口结构的快速优化和青岛北部老城区城市形象的快速提升。为了更好地引导青岛市纺织工业实现产业升级,保持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市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区功能提升。
目前,计划打造的“纺织谷”核心区域位于青纺联厂区,占地约210亩。其周边辐射区域现有海晶化工等企业,由于海晶化工已列入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计划,预计2013年底启动搬迁,可为“纺织谷”规划建设提供充足的空间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青纺联以纤维科技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也是青岛纺织深化改革的最大成果。青纺联集团董事长闫勇说:“我们依靠百年积淀的工艺技术优势,和近年调整形成的创新能力,从产业链的最前端入手,开展高端纤维的研发攻关、生产制造,然后通过以工厂为基础、研发和品牌并重的‘哑铃型’、一体化发展,带动纱线、面料、家纺、服装等整个价值链的提升。”
“复活”:只一步之遥
而随着青纺联与奥地利兰精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国际化市场,打开一扇大门,青纺联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为兰精公司提供在中国供应量最大、纤维品种最全的客户,为青纺联 “做中国功能性纺织品专家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为企业从纤维素纤维到终端产品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行业领军地位。
国棉五厂好像一面镜子,反映了青岛乃至中国纺织业的沧桑巨变。而当前,市北区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背景之下,同样面临着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服务业的宏大转型,记录青岛乃至一代人记忆的纺织行业,也逐渐在历史的风尘中历久弥新,迈向新的征程。
展望未来,到2020年,“纺织谷”力争建成规划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集高端商务楼宇、研发中心、交易中心、博物馆等为一体的纺织产业聚集区,构建起由30-50家国家、省、市级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等紧密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入各类企业总部100家,完成投资100亿元,实现年交易额1000亿元以上。
或许,复活“上青天”时代的纺织业辉煌,只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