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是想用相对低价拉拢消费者,还是品牌战略集体调整?这股与一路飙涨的物价格格不入的“外资降价风”,吹得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现象】定价比往年下跌三四成
随着长沙市各大商场内品牌服装纷纷上架,新一轮的秋冬装市场争夺战又打响。在省会长沙的市场上,如Zara、Vero Moda、Only等外资品牌的秋装价格较去年有所下降。
在长沙某商场Zara专柜,记者看到,去年动辄超过2000元的皮衣,今年推出了多款价格在1799元左右的相对低价。在Vero Moda的柜台,同样是七分袖西服,在其淘宝旗舰店查询到去年的相近款式价格为599元,今年的价格则为549元。
降价的事实也在zara品牌相关工作人员处得到了证实。“今年秋装有不同程度的跌价,去年699元的女装外套今年降到499元,而男式西服也从899元跌到了699元。”据悉,这是Zara品牌自六年前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第一次跌价,最大跌幅在四成左右。
除此之外,在这些外资品牌的专卖店或者专柜中,记者还看到不少正在促销的过季衣物,有的甚至是去年秋冬的款式。这在往年集中上新的时期基本上不可能看到这种景象。
【公司】对品牌定位进行调整
当一贯保持走高调路线的外资品牌突然低下了自己高昂的头,是有意“亲民”还是抢占市场被迫降价?
某品牌服装公司的相关人士解释,公司今年秋季新品出现跌价的现象,主要是受到汇率、品牌策略和经济大环境的共同影响。“我们是欧洲品牌,人民币与欧元汇率的变化是影响其在中国定价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受到今年全球经济下滑影响,公司的品牌市场策略也有相应调整,这次调价也是意在拉低与竞争对手的差价。”
【探因】经济环境才是降价推手
外资服装品牌的“降价风”引发了市场无限的猜想。湖南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尹元元教授认为,今年以来消费品市场不景气是直接原因。
今年第3季度,我省社会零售商品指数的增幅为14%,低于原定增长目标,说明我省消费品市场并不景气。外资品牌为了在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保有市场份额,不得不通过降低价格等市场手段。
服装原料价格下跌也是降价的另一个客观原因。在广州从事外贸服装生产的邓小姐告诉记者,前两年,棉花价格一直在上涨,最高时曾经达到了3万元一吨。
今年,棉花价格逐渐出现回落趋势,到6月跌幅已经达到40%左右。原料价格的走低,使得今年秋装出厂价也较往年有所下降。
“打个比方,我花了10块钱做出来的东西,你让我卖200元我也不心安吧。”邓小姐如此说道。
不过,尹元元教授认为,外资品牌可能压缩的是在生产环节的开支,而商品定价的降低并不一定会影响到品牌最终的收益。
消费态度
不以降价喜,不以降价买
外资品牌秋装降价,消费者买账吗?
“网上很多打折的价格比专卖店便宜多了。”在河西某房地产公司从事法务工作的罗晓江这样说到。她平时喜欢逛逛各大名牌折扣网站,基本不去专柜购买当季新品。她表示就算外资品牌秋装出现下调,自己的购买欲望也并没有多强烈。
当然也有如今年大三的英语专业学生刘慧一样崇尚品牌的消费者,对降价“挺高兴的”。不过,她看中的款式“降价要买,不降也会买。”
记者手记
外国的月亮并不圆
“外国的就是比国产的好。”这个观念在国内消费者的心中似乎已经根深蒂固。在商品的质检和款式相近的情况下,就算是多花超过一倍的钱,不少的国内消费者也愿意“花钱买个心安和高档。”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与外资服装品牌总是傲视国内本土品牌价格极不相衬的是,它们总是会不断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常理说,便宜没好货,但到了这里,似乎贵的也不一定就是好货。
在国家以及各省市的工商部门抽检中,外资品牌可以说是次次中枪,其中Zara更加是常客。据媒体统计,Zara品牌在2年内7上黑榜,公司却从未回应过相关问题,也没有为顾客办理过退换货的手续。
今年以来,全世界经济都在震荡中出现下行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这个大蛋糕对任何外资品牌来说,都成为了不得不重视的重要领地。
于是,它们开始着急了,开始向下调价了,大概希望以此留住消费者的目光和脚步。不过,一直被轻视的中国消费者现在是否买账,外资品牌的降价之法是否奏效,还要看今年结束之时,各大品牌最终用实时销量来说话了。
其实都是一个月亮,国外的并不比国内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