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直面国际金融危机,全年生产总量达4亿件(套),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织里童装交出的这份答卷让人倍感温暖。
危机年反成旺销年
织里在2002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全国惟一的 “中国童装名镇”,在2003年被中华商标协会确立为中国童装商标品牌基地。目前,织里童装主要以内销为主,有童装企业近8000家,全国覆盖率99%,市场份额占30%以上,全国大部分城市几乎都有织里童装的身影。同时,全国批发市场占有量也达到70%以上。 对于织里来说,价位优势主要是因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砂洗、印染、配料等配套童装企业服务的项目应有尽有。“只需拨打一个电话,所有配套服务就能启动,甚至可以进行上门服务,使得棉布料、面料、劳动力以及联通运输市场进行有效配合操作。”织里童装产业办主任吴荣江告诉《市场导报》记者,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织里俨然已经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童装市场。全国各地很多经销商都是直接找到企业,做终端、批发以及代理。目前,市场上规模的企业多达25%,他们拥有自己的品牌,每年不定期召开订货会以及季度订货会。
跟织里的许多童装企业一样,小霸王制衣有限公司从去年下半年起,公司的订单就没有停过,300多名制衣工人日夜赶工,2008年的销售量比前一年猛增了约30%。总经理潘友法是一个做了13年童装的生意人,他介绍,“2008年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一年,也是历年来销售情况最好的一年。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跟其他行业相比,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这是自我从事童装行业以来,从未遇见过的。”<BR> 在其他的一些童装生产企业里,和多数童装业主谈起金融危机的影响,他们的表情都显得轻松且淡然。“今年年初,我们最发愁的不是怎么销售,也不是怎么应对金融危机,而是缺熟练工人。”湖州益华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织里童装商会会长张连中告诉导报记者,春节后全镇劳动力缺口最大的时候达到3万人,目前仍缺近万名熟练技工。
立足本土不放松
全国有三大童装生产基地,另两个基地的出口依存度超过50%。在金融危机影响的影响下,织里童装抛出的撒手锏就是,在金融危机导致外需萎缩、家庭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下,避开外贸,专注内销,紧抓中低端市场。这恰恰使得织里童装在危机下“化险为夷”。
“织里的童装95%以上都是走内销渠道,这曾经引起不小的争议。有人建议应该走外贸型的模式,但我们认真分析后认为,织里企业规模相对都较小,做外贸风险太大,只有先立足国内,才能放眼全球,做强做大。”吴荣江介绍,努力拓展国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增长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面向大众消费市场不放松。张连中在采访中说,外地童装往往走中高端路线,价格也高,织里童装产业一边抓转型升级,一边紧抓中低档市场不放,经济再不景气,为孩子添置衣服,一般家庭还是能消费得起,就是这一“土豆经济”创造了织里奇迹。
据了解,织里童装的一大特色是面向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前几年国家采取“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中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增幅甚至高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就被织里收入囊中。
目前,织里童装覆盖了国内80%以上的二级批发市场,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童装市场,几乎全是织里童装的天下。与此同时,织里童装还通过边境贸易打入俄罗斯、中亚和中东等市场。从去年开始,织里经销户又开始填补竞争对手止步后留出的空白,进入东南亚以及欧美市场。
但是,由于奥运会因素和今年初气候因素,市场内很多企业目前库存压货比较多,销售处于缓冲期。织里童装2009年一季度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持平,经过专家和企业家的共同预测和分析,销售强势会出现在下半年,而预计今年销售则会超过2008年。“对此大家都很有信心。”张连中说。
同时,织里童装市场已经花费26亿元,建造三个产业园区,从而引导企业,建立精品、科技、创新这三个园区。目前已有30%的大中型企业入驻园区,形成规模化生产,进行流水生产作业,使得园区企业品牌稳定发展运作。
提升品质促升级
面对童装年末旺销,张连中介绍:“虽然童装旺销,但整个产业发展并不容乐观。”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广东、厦门等地区一批以出口为主的童装企业逐步萎缩,这给以内销为主、价格取胜的织里童装市场提供了一次机遇。但张连中表示,这些原因只能让织里童装在短期内走俏市场,不足以促使其持续旺销,童装企业要谋求新发展,提升自身品质才是关键之举。
“在织里,劳动力、产业链集中,加上特有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使得童装产业可以多季发展,不会像广东等地区的局限性。”张连中表示,对于企业来说,今年的目标就是做精,适当的精简产品数量,以中端产品为主。此外,我们要做的是设计和品牌研发,在紧跟市场的同时,掌握好品牌运作。这样才能将企业真正的做到提升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政府夯实基础,着手全面整治三合一(生产、生活、仓储集中在一起)企业,由政府和百姓共同出资数亿元,改变以往模式,做到生产进园区,生活进社区。2007年后又建立了吴兴区织里童装产业发展资金,市、区两级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款专用于扶持织里童装产业发展,建立创新、科技平台。设立检测、设计、信息、培训中心,从多方位全角度为企业和企业从业人员设立公共服务平台。”吴荣江表示,同时,还要培育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100家;培育培养100名织里童装企业领军人物,织里童装的声誉和打造需要名企、名品、名人来支撑;培育市级以上100个品牌;发展100个童装外贸企业;建立100个设计团队。
根据规划,今年全镇童装生产量不增反减,从2008年的4亿件(套)减少到3.5亿件(套),但销售收入要从100亿元提升到120亿元。同时,当地要通过安全监管、质量整治、税收征管等监管网络,实现优胜劣汰,要淘汰500家以上的只有一间门面的 “作坊式”“低、小、散”童装企业,并将企业总数控制在7000家以内。这样做以后,虽然织里童装生产数量上可能有所减少,但织里童装的整体产量和质量将有大的提高,织里作为市场集散地和设计、技术、信息等中心的功能会进一步增强,不同档次的织里童装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量也将提升。
只有市场永固,才能得到全方位提升。“面对金融危机,今年我们市场主要的定位是产业提升。要投资25亿元,建造600亩土地,建立国际童装城。”吴荣江介绍说,这将会是一个以童装为主,面料、辅料、鞋等于一体的大型国际童装城。建成以后,规模企业都将入驻童装城,并打算3—5年后上市。
此外,实现经济杠杆的作用,将工商、税务和安全部门三管齐下,从而实现转变和提升,在提升中实现淘汰。将形成20%高端产品路线,60%中端产品,20%低端。改变以往橄榄式的模式 (设计研发和销售占的比重小),转变成以研发和销售为主的哑铃型经济产业形式。今后,发展地区将实现南北相当持平状态。
公司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扶持和帮助,“虽然或多或少要受到经济危机的一些影响,但是公司还是想在能力范围之内,把打造品牌纳入最主要的发展计划中,并且要开发600平方米的土地成立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潘友法表示,“我们现在心态很好,状态也很好。”
的确,在采访中,织里童装的企业主们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2008年的飞扬将会是织里一个新的开端:“在今后,织里童装将会成为童装行业的已达领行军,不断地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