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下个星期再来虎门,我这个服装加工厂就不复存在了。”王海联用一块布料擦拭着办公桌上的座机——这部电话机上落了一层灰尘,显然“无人接听”状态已有一段时间了。
王海联告诉记者,最近正忙着为自己的工厂“料理后事”。
他的工厂位于虎门镇一条偏僻的小巷内,极难寻找。虎门镇是东莞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服装业的重镇,这里是服装加工企业的聚集地。在东莞市的外贸出口中,虎门一直占据很大的比重。去年以来,虎门镇一部分外销的服装加工厂,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倒闭、停业。这种局面,今年还在持续。
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些企业的消亡?
王海联是记者能够找到的唯一愿意接受采访的老板。这位“混迹”于虎门服装业十多年的汕头籍老板说:“周围倒闭企业的老板我都认识,但你就别费心找他们了。因为每一家倒闭企业屁股后面都有一笔糊涂账,躲还来不及,哪有心思在媒体面前说东说西呢。何况这又不是什么好事。”
记者见到了王海联的工厂。厂区分外冷清,所有机器已经停止运转,上面蒙着厚厚的一层灰尘。北面仓库内堆放着大量的原材料,由于长时间没有开工,最下面一层的材料已经霉变了。
厂区内,工人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聊天、打牌,有的看小说、听音乐。
“平均每天走3到5个工人。” 王海联说,“现在还剩下不到30名工人。金融风暴之前,我这里有980名员工。我还开设了分厂。”
“拿不到订单,每天的人力成本、厂房租金、水电开销近10万元,实在是吃不消了。”王海联的工厂是承接服装订单的外向型服装加工企业,产品销往美国。由于是贴牌生产,没有技术附加值,利润十分微薄。
“现在每天的开销都是前两年的积累,老本快吃光了!”王海联认为,在东莞的100多个汕头老乡和他的情况大同小异,到今年年底基本上不会有人再把企业办下去。
在虎门镇的街上,记者观察到不少商铺贴着“此房出租,价格面议”的广告。据当地人说,2008年前,要想在这里租一块不足5平方米的商铺,是很困难的。现在,这样的广告也在王海联的工厂大门上贴着。
对于破解之策,王海联的选择是“关门”。
“这样能损失少点。”王海联皱着眉头说:“我再观望一阵,要是再没有单子,就关厂回老家。”
他最近经常上网看看国外的经济走势和出口情况,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近几个月状况不会有好转。”
对于王海联工厂的命运,记者曾在广东采访期间询问了一些专家、官员。他们的分析,或许能揭示出一些原因。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专职代理破产案件的律师李晓海的判断是:“没有品牌、没有渠道、没有融资能力的中小企业,自身就是一个机理不健全的实体,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是很容易倒掉的。”
东莞纺织行业协会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低端的订单式生产模式、生产设备技术落后、没有自己的品牌等因素,会让类似王海联式的企业在产业链中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定价权,不仅缺少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也低。这是这些企业倒闭的内在根源。
在广东采访期间,记者还听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说法:“倒闭企业多数都不符合政府产业调整倡导的方向。”
东莞市政府几年前就开始提产业升级。而王海联的工厂现在还是全部用人工织机进行生产。对此,王海联说,资金这么紧,买电脑织机要花很多钱。我知道,升不了级早晚会被淘汰。他承认,这是他的工厂即将倒闭的原因之一。
在珠三角地区,倒闭的企业不仅仅限于服装业,还有鞋业;也不仅仅限于小企业,还有中型甚至大型企业。对于倒闭的原因,那些身在金融风暴之中的企业老板们也提供了一种分析。
在东莞厚步镇鞋材加工行业摸爬滚打近9年的和冠塑胶制品厂厂长袁昭福说,目前在东莞倒闭的出口导向型企业有三类——
“第一类是恶意倒闭的,台资、港资等外资企业居多,大多是内部管理本来就不适应市场要求,金融危机一来就没法支撑了。在东莞,许多港资企业是租赁厂房,走两头在外的初级加工模式,一旦感觉不好赚钱了,少数无良的企业主就在一夜之间跑掉。”
“第二类可以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来说。绝大部分倒闭的小企业是依托大企业,大企业经营不善、投资失败倒闭,依附他们的小企业自然就关门歇业。”
“第三类是本身没钱没实力的‘内资’经营者,只是前几年看到鞋业利润高速增长盲目跟风,这些企业早就应该倒掉。这类企业的倒闭和金融危机没什么直接关系。”
结束对王海联的采访时,他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记者注意到,他的办公室里值钱的家具基本上空了,只有墙上的一个挂钟,还在滴答滴答地正常“运转”着。
“如果时间能倒转就好了。”王海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