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欧盟取消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的配额限制后,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套中欧双方共同实施的双重监控制度,一系列经济环境的变化,使整个纺织品进出口企业进入了寒冷的“冬季”。左边是在欧美的市场萎缩,右边是随时出台的限制政策,杭州纺织品进出口企业正处于这样一个“十字路口”。
成本上涨成了纺织企业的一道“坎”
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压力,突然向浙江纺织业袭来,纺织服装业在经历了10多年蓬勃发展后,遇到了最严峻的挑战。成本上涨,成了横在纺织品服装进出口企业面前的一道“坎”。
杭州喜得宝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富对当前经济环境还是比较乐观的,他说:“行业暂时的困难,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环境。近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加之国家对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退税的税率也从15%降低到9%,这些都对纺织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同时,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纺织品服装企业的劳动成本上升。还有部分员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怕受束缚,造成企业的用工稳定性差。“捆绑缴纳五大保险金,企业每月因此要给每位员工多支付160元左右,员工自己掏腰包近百元。眼下的难题是,有些外地农民工对五大保险不感兴趣,听说工资里要扣近百元的保险金,更是摇头不干。员工流动性大,对企业也是一大损失。”一位企业的老板这样说。
李国富还是比较看好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前景的。他对记者说,“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配额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物价上涨,企业成本高。过去一年间,染料进价涨了15%至30%。进价涨了,作为下游的印染企业成本将跟着上升,企业的利润空间自然也就小了。不过,杭州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基础没有改变,多年来的生产经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生产研发到市场营销,都有着雄厚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
双重监控仍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今年年初,中欧双方同意配额限制应如期取消,改为对中国输欧纺织品实施一年的双重监控。据此,中方将对输欧纺织品中的T恤衫、套头衫和裤子等8类实施出口许可制度,并由双方对进出口数据进行交换和复核。
取消配额限制固然是个好消息,但来自欧盟方面的消息称,实施双重监控需要中欧双方密切配合。如果监控数据表明中国对欧纺织品出口再次出现激增局面,欧盟在生产商的鼓动下,仍有可能动用特殊保障措施等限制进口。这无疑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杭州万事利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以进出口婴儿服装为主的外贸企业。该公司财务处经理屠云峰认为,杭州甚至国内所有的纺织服装企业,都面临着生产成本和市场萎缩的压力。他说:“配额取消后,从短期来看,对小企业是有利的。但长期来看,对小企业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而对大企业来说,虽然有一定的冲击,但影响不是很大。”他认为,目前一些企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产业层次不高,导致原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差扩大,直接的结果是企业利润减少,加上融资紧张,进一步导致包括科研、人才、项目等方面的投入减少,从而导致企业的“越冬”能力减弱,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纺织服装业是中国加入WTO后最早开放的行业,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目前,多数服装生产企业在面对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压力时,不断实现产业升级,很多企业已经从过去简单的来料加工,逐步发展为生产技术领先、管理水平先进的名牌产品。对于这样的企业,进出口配额制度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做好品牌才能在重压下突围
“中国纺织服装业正经历着最寒冷的严冬,但是相对来说,杭州的纺织品进出口企业发展还比较平稳。”杭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对外贸易管理处副处长郭萍这样说。
来自万事利进出口有限公司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3月,公司出口总额达到了1138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0%。屠云峰认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要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地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应该把发展的重心放在提升科技贡献率、品牌知名度和管理水平上来,摆脱过去靠低成本低价格赢得市场的做法。
郭萍认为,在产业转型的“阵痛期”,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只有做好杭州品牌,让“杭州制造”走出去,才是做强产业唯一的出路。“中国还有着广阔的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在目前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充分发掘内地市场是整个产业突围的理想途径。”李国富这样说。
新闻链接
输欧纺织品配额限制:2005年,欧盟不顾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反对,为保护少数本土生产商的利益,以中国输欧纺织品激增为由,频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所幸争端最终通过协商得以解决。按照欧盟与中国当时达成的协议,欧盟对中国输欧的10类纺织品设立年度配额,这一措施一直执行到2007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