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1月1日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取消配额限制以来,在中国纺织大省浙江,众多纺织企业家紧绷的神经,却没有因此放松。面对门槛重新降低后的机遇,纺织企业们选择谨慎避开“量多价低”的同质化厮杀老路,转而从品质提升方面来做文章。
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的专家张汉东表示,此次解禁对浙江这样一个纺织大省首先是一个值得欢迎的利好消息,可以说来之不易。2005年初中国和欧盟按照双方协议取消了配额,结果却导致当时中国纺织品出口出现井喷。量多价低的同质化竞争,给两国的贸易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了伤害。随后,中欧进行了紧急协商,决定在2008年以前对中方纺织品出口实施数量限制。
经过几年的市场稳定运行,欧盟终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2007年9月底,中欧再度达成共识,从2008年1月1日起,欧盟对床单、T恤衫等8大类纺织服装产品取消数量限制,中方对上述输欧产品实施出口许可,并设置相关企业必须从事纺织品出口贸易2年以上、上年度对欧盟出口超过1万美元等门槛。这次解禁不仅为双方创造了宽松的贸易环境,也使纺织企业们对未来有了一定的预计,不至于像之前一样恐慌。
张汉东表示,这并不代表从此可以高枕无忧。针对解禁令,欧盟内部仍存在争议。欧盟一方面放开了限制,另一方面仍对进口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的波动,不排除会再度打出限制令的可能。因此建议浙江的纺织企业们在出口时要考虑进口国的承受能力,以互利互赢为原则。
经过前几年与欧盟的多次“交手”,浙江的纺织企业在面对此次解禁令,表现了中国企业成熟冷静的应对能力。浙江绍兴县福纺外贸公司董事长傅国伟表示,作为一家产品全部出口的纺织企业,这个政策其实是机遇也是挑战。以为市场门槛放低了,就重新走回“量多价低”的同质化老路,注定是走不长的。从现状出发,该公司选择了增加附加值,自主开发产品,打品质提升牌的道路,使自己的产品与那些千人一面的产品拉开档次。
2007年1~11月,浙江对欧盟的纺织品出口总额达到77.8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75%。据了解,此次限制令的解除,将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