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是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言行的能力。爱孩子爱得再深,也一定要爱得有理智。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妈妈喂孩子吃饭,孩子嫌菜太咸,从妈妈手里夺过碗,并摔在地上,还大哭大闹起来。妈妈连忙一边掏出手帕给孩子擦眼泪,一边对孩子说:“是妈妈不好,是妈妈把菜烧得太咸了。”
孩子和爸爸一块玩。孩子要爸爸趴在地上,让自己骑在背上,然后拿一根绳子当作鞭子一边挥动,一边叫喊“驾!驾!”爸爸在地上爬着,还不住的学着牲口发出叫声。
以上所述都是失去理智的爱孩子,倘若像这样去爱孩子,请试想一下,将来孩子会成长为什么样子?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明天,奉劝所有的家长,在爱孩子方面也要讲究爱的方式,万万不可失去理智。
“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孩子无论对谁都是漠不关心,家里来了客人,也装着没看见,爱答不理。这些孩子往往自我意识很强,得理时不让人,无理时也要争个面红耳赤。一旦他们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以大声叫嚷,发脾气或哭闹相要挟,逼迫父母就范。
孩子的这种表现,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很大关系。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过分溺爱,孩子要什么,大人就给什么,在许多“四二一”型(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及孩子)家庭中更是如此。另外,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相互竞争的对手和相互帮助的机会,也没有为兄弟姐妹提出主张或互尊互让的经验,总是一个人独霸天下。在这些孩子的生活中,只有被人照顾而自己得到满足的体验,从来不知道怎样去关心照顾别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家庭收入日渐丰厚,一些孩子的父母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孩子就以此为荣,总认为自己条件优越,高人一等,对一般的人不屑一顾。也可能由于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望子成龙”心切,教育过了头,引起孩子的反感,最后导致孩子怨恨家长,家庭关系紧张。对于这一类孩子,父母首先要改变态度,对孩子既不过分宠爱,也不能过分严厉,要把爱护、关心与教育结合起来。对孩子的要求要有所控制,要教育孩子懂得情感互酬的道理:不关心、不尊重别人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关心、帮助邻居或小伙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每次做完事后要及时给予赞扬,使孩子从以我为中心中走出来,并经常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从而逐渐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