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料到,改革开放之初,台湾及港澳的众多乡亲捎来款式新颖的“奇装异服”和花花绿绿的布料,竟是石狮今日成为中国服装城的诱因。又有谁能料到,通过与台湾业者的长期合作,石狮服装如今已名扬海内外。
纺服行业实现互补
近日,台资企业石狮鹏程实业占地100多亩的新厂房正式建成并投入生产,投入600多万美元研发的PU成膜复合仿皮革面料也获得成功。近年来该公司开发的水洗皮防静电、超级防水、防电磁波等特殊工艺高档面料,填补了全国服装面料行业中纳米技术的空白。这是台湾与石狮纺织面料业界合作实现互补结出的硕果之一。
经济全球化之后,以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的石狮迫切需要增添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台湾的纺织服装业界则需尽快“走出岛内、寻找出路”。台湾制衣工业公会的前理事长徐荣华和台湾针织工业公会前理事长陈铁汉,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多次率台湾同业来石狮及闽南地区考察交流。徐荣华认为,台湾的设计和一些品牌若与石狮及大陆的制造技术优势互补,定能产生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陈铁汉也表示:未来服装的较量主要表现在面料上,台湾的面料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双方加强合作,绝对具有国际竞争力。
面料研发合作出彩
据统计,在石狮投资的台资项目数达到242个,累计投资近23个亿元人民币,其中纺织服装项目占绝大多数。仅2006年一年,就有6项台湾科研项目落户石狮。
在上届“海博会”上,石狮盖奇公司展示的大豆蛋白纤维新型环保面料颇受与会客商关注。这项技术是石狮染整技术中心从台湾某纺织研究所引进的。同年,台湾的PV涂层和印染技术项目还在石狮皇宝染织公司“嫁接”成功,引进台湾精工、瑞比染整设备企业的大型成套染色机、定型机和摇粒设备的两家台资染整企业,目前已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石狮成峰染织公司去年引进台湾的电脑控制技术和化验室设备,投产后生产能力大增,产品订单明显增加。在石狮多年的台资企业鹏程集团,更是将台湾成套设备及工艺与石狮丰富的资源和产业基础成功对接,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观念融合创新品牌
2002年,台湾制衣公会与石狮同业公会合作,在石狮建立了服装品牌与设计资讯中心。几位台湾服装设计师常驻石狮,双方合作分析整理国内外服装及面料流行趋势,并与石狮骨干服装企业进行深入的项目合作,使石狮服装在服装服饰理念和款式设计上都大大得到提升。目前,该中心的多位设计师还在石狮盖奇等服装企业担任主力设计师。
石狮与台湾服装界在服装理念和设计思想上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石狮本土品牌的发展。石狮已逐渐发展成为纺织服装研发和设计师的摇篮。
2006年,石狮在欧洲发达国家设立窗口的卡宾服装非常叫卖。爱登堡的首席设计师曾凤飞,在休闲装的设计中融入“中山装”、“西北衫”等“中国元素”。石狮品牌服装开始脱离了西式、韩派以及我国港澳台等服装款式的影响,将“中华民族”自己的风格特色融入石狮生产的服装之上。
构建平台共拓市场
近日,石狮龙整进出口公司的5个集装箱又发往了中东市场。这是一家台商经营的外贸公司,在石狮充分利用市场和纺织服装资源专做国外市场生意。近年来该公司发展很快,2006年获得了泉州市“外贸出口显著贡献”奖。而龙整公司仅是众多石狮台商中的一家,目前已有5000多位台商在石狮经商和办厂。不少台商将石狮“炒热”了的市场作为通往国际市场的桥梁和平台。(吴金森)
相关新闻
石狮经验值得倡导
众所周知,就产业关系而言,闽台之间互补性强。但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石狮在服装行业开展对台合作的经验,值得倡导。
一是因地制宜,用好资源。我省各地在开展对台交流与合作中可利用的资源极为丰富,但关键是能否充分利用?石狮原是个批发各地服装的集散地,原来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档次不高,“优势”不是很明显;即便如此,石狮人仍把“集散地”这一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先从对台商贸入手,引进设备、人才、技术,继而引进台资办企业,使得集散地变成了生产基地。
二是优势互补,做强做大。石狮服装行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而台湾的纺织服装业经过快速发展之后,急需“走出岛内、寻找出路”。这是一个需要合作的机会。石狮人抓住这一契机,积极主动地承接台湾服装业的“外移”:一方面,大量引进台湾业界的先进设备与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另一方面,积极营造投资环境,吸引台资企业落户,共同打造“中国服装城”。
三是以点带面,扩大合作。石狮在服装行业开展对台合作的过程中,吸引了众多台商前来寻找商机。石狮市因势利导,不断扩大对台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比如,利用港口优势,发展对台水产品贸易,也使得石狮成为对台水产品交易集散地;比如,利用周边山地优势,开展对台农业合作……近日,石狮还因应台商的要求,规划800亩设立台商投资园区。多方面的对台合作,使石狮日益成为台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纺服行业实现互补
近日,台资企业石狮鹏程实业占地100多亩的新厂房正式建成并投入生产,投入600多万美元研发的PU成膜复合仿皮革面料也获得成功。近年来该公司开发的水洗皮防静电、超级防水、防电磁波等特殊工艺高档面料,填补了全国服装面料行业中纳米技术的空白。这是台湾与石狮纺织面料业界合作实现互补结出的硕果之一。
经济全球化之后,以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的石狮迫切需要增添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台湾的纺织服装业界则需尽快“走出岛内、寻找出路”。台湾制衣工业公会的前理事长徐荣华和台湾针织工业公会前理事长陈铁汉,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多次率台湾同业来石狮及闽南地区考察交流。徐荣华认为,台湾的设计和一些品牌若与石狮及大陆的制造技术优势互补,定能产生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陈铁汉也表示:未来服装的较量主要表现在面料上,台湾的面料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双方加强合作,绝对具有国际竞争力。
面料研发合作出彩
据统计,在石狮投资的台资项目数达到242个,累计投资近23个亿元人民币,其中纺织服装项目占绝大多数。仅2006年一年,就有6项台湾科研项目落户石狮。
在上届“海博会”上,石狮盖奇公司展示的大豆蛋白纤维新型环保面料颇受与会客商关注。这项技术是石狮染整技术中心从台湾某纺织研究所引进的。同年,台湾的PV涂层和印染技术项目还在石狮皇宝染织公司“嫁接”成功,引进台湾精工、瑞比染整设备企业的大型成套染色机、定型机和摇粒设备的两家台资染整企业,目前已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石狮成峰染织公司去年引进台湾的电脑控制技术和化验室设备,投产后生产能力大增,产品订单明显增加。在石狮多年的台资企业鹏程集团,更是将台湾成套设备及工艺与石狮丰富的资源和产业基础成功对接,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观念融合创新品牌
2002年,台湾制衣公会与石狮同业公会合作,在石狮建立了服装品牌与设计资讯中心。几位台湾服装设计师常驻石狮,双方合作分析整理国内外服装及面料流行趋势,并与石狮骨干服装企业进行深入的项目合作,使石狮服装在服装服饰理念和款式设计上都大大得到提升。目前,该中心的多位设计师还在石狮盖奇等服装企业担任主力设计师。
石狮与台湾服装界在服装理念和设计思想上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石狮本土品牌的发展。石狮已逐渐发展成为纺织服装研发和设计师的摇篮。
2006年,石狮在欧洲发达国家设立窗口的卡宾服装非常叫卖。爱登堡的首席设计师曾凤飞,在休闲装的设计中融入“中山装”、“西北衫”等“中国元素”。石狮品牌服装开始脱离了西式、韩派以及我国港澳台等服装款式的影响,将“中华民族”自己的风格特色融入石狮生产的服装之上。
构建平台共拓市场
近日,石狮龙整进出口公司的5个集装箱又发往了中东市场。这是一家台商经营的外贸公司,在石狮充分利用市场和纺织服装资源专做国外市场生意。近年来该公司发展很快,2006年获得了泉州市“外贸出口显著贡献”奖。而龙整公司仅是众多石狮台商中的一家,目前已有5000多位台商在石狮经商和办厂。不少台商将石狮“炒热”了的市场作为通往国际市场的桥梁和平台。(吴金森)
相关新闻
石狮经验值得倡导
众所周知,就产业关系而言,闽台之间互补性强。但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石狮在服装行业开展对台合作的经验,值得倡导。
一是因地制宜,用好资源。我省各地在开展对台交流与合作中可利用的资源极为丰富,但关键是能否充分利用?石狮原是个批发各地服装的集散地,原来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档次不高,“优势”不是很明显;即便如此,石狮人仍把“集散地”这一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先从对台商贸入手,引进设备、人才、技术,继而引进台资办企业,使得集散地变成了生产基地。
二是优势互补,做强做大。石狮服装行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而台湾的纺织服装业经过快速发展之后,急需“走出岛内、寻找出路”。这是一个需要合作的机会。石狮人抓住这一契机,积极主动地承接台湾服装业的“外移”:一方面,大量引进台湾业界的先进设备与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另一方面,积极营造投资环境,吸引台资企业落户,共同打造“中国服装城”。
三是以点带面,扩大合作。石狮在服装行业开展对台合作的过程中,吸引了众多台商前来寻找商机。石狮市因势利导,不断扩大对台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比如,利用港口优势,发展对台水产品贸易,也使得石狮成为对台水产品交易集散地;比如,利用周边山地优势,开展对台农业合作……近日,石狮还因应台商的要求,规划800亩设立台商投资园区。多方面的对台合作,使石狮日益成为台商投资兴业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