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棉花主要产区调研发现,近年来进口棉花激增、国内棉花生产波动频繁,制约着我国棉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国家尽快对国内棉花产业进行补贴,并且在“种子”、“三丝”等制约“瓶颈”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攻关,提高中国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棉花的霸主地位缘于其长期的补贴
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一项调查,我国生产每吨皮棉的田间成本是8900元,比美国低3000元左右,皮棉单产是美国的1.35倍,但是美国棉花的进口到岸价格却比国产棉价格每吨要低1000-1500元,原因就在于美国棉花享受了大量补贴。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和第一大棉花出口国,棉花竞争力主要来自棉花补贴。巴西2004就美国棉花补贴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时就指出,从1999年8月到2003年7月,美国政府给予美国棉农125亿美元的补贴,保住了其世界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和第一大棉花出口国的地位。
根据美国2002年《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即“新农业法案”),美国政府通过多种支持措施补贴棉农的生产、销售和出口。新农业法案规定,每个棉农在每个棉花年度享受到的直接补贴可达到4万美元,反周期补贴(类似最低保护价措施)可达到6.5万美元,市场销售补贴可达7.5万美元,最高补贴额度不能超过36万美元。只有棉农连续三年平均年收入超过250万美元,才不予补贴。像棉农投保,保险公司为棉农承保,政府都提供部分补贴。
在2005年年底世贸组织香港部长级会议上,美国等发达国家承诺2006年年底之前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并逐步削减其他形式的国内支持政策。但由于多哈回合谈判于今年7月破裂并被宣布无限期中止,协议前景渺茫。事实上美国政府承诺取消对棉花出口的补贴只占美国对棉花产业补贴的不到1/10。
我国棉花补贴政策势在必行
低价的进口棉花尽管满足了棉纺企业维持成本的需要,但对国内棉花种植业造成了冲击,这不仅事关上亿植棉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不利于纺织业增加附加值和改变贸易增长方式,会导致我国棉纺业的外贸结构从原有的一般贸易为主转向加工贸易为主。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棉花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应当与粮食放在同等地位,急需出台既能解决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距,又能保护棉农利益的政策。
中国入世后为了履行有关承诺,对原有的农产品财政补贴性政策做了很大的调整。现有仅有的很少的补贴政策都将在“十一五”期间取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杜珉说,届时我国棉花生产没有任何扶持政策措施,这与我们棉花大国地位,与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及WTO协议的绿箱政策是不相称的。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认同这种观点,他说,解决国内外棉价接轨的问题已经十分紧迫。抓紧研究既放开进口棉花限制同时又保护棉农利益的政策已经十分必要。
对于现有的棉花进口政策,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国际部主任刘永丽则认为,仅仅用配额、滑准税等政策在产业链内部调整,必然是众口难调,需要从产业链源头注入一定的价值。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咨询部主任冯军认为,近几年进口棉大增,其中美棉最多,直接冲击国内棉商和棉农利益。在对生产、科研环节没有国家扶持的情形下,放开棉花市场,听任外棉冲入,会陷我国棉花于不利地步。
棉花补贴不同于粮食直补,应将钱用在“刀刃”上
棉花业内人士分析,棉花补贴不宜走粮食直补老路,而应将有限的棉花补贴用于“刀刃”上,重点解决“种乱”、“三丝”等困扰国产棉花的实际问题,提升我国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长期以来,国产棉生产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种子多、乱、杂;二是“三丝”多,棉花异性纤维含量多。业内人士指出,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是导致这一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的根本原因。棉农自我选种,品种自然多而杂;棉农自行采收,难免混入头发丝、塑料纤维等杂物。
在山东、河南等黄河流域棉区调研后发现,国产棉品种多、乱、杂的现象非常严重,与美国一个大区域只有一个品种不同,我国每个产棉的村子都有数不清的棉花品种,一户农民种几亩地可能有好几个品种。这使得我国棉花一致性不及外棉,并且影响了棉纺企业选择使用。一些棉花企业反映,如果国家能够发放棉花补贴,最好将良种直接发给农民,既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又统一品种。
山东棉花协会副秘书长孔祥高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我国棉花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组织、有指导地生产,解决分散经营带来的问题。
山东惠民华润纺织公司总经理杨增平说,纺织企业并不只是希望棉价越低越好,最盼的是棉花品质和价格的稳定。棉花是战略物资,国家的扶持政策应当既能保护农民利益,又能提高棉花品质。而要想在种植环节上加强管理引导,把控好质量,国家可以考虑提供补贴给龙头企业,通过它上联政府政策,下联合作社,实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山东中棉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韩长胜说,棉花补贴不能像粮食补贴那样一家一户发个几十元,发放成本高不说,农民受益仿佛毛毛雨,对产业发展难以发挥大作用。应当在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的产棉区范围内扶持一个育种龙头企业,国家拿钱搞良种补贴,将良种免费发放给农民,一方面优良品种得以尽快推广,靠科技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在一个地区统一了棉花品种,解决“种乱”问题。
山东省供销社监事会主任马东向说,山东、河南地区棉花苗期早,但往往一到长桃期就下雨,易出现棉花烂桃并导致减产。目前山东棉花平均亩产皮棉60多公斤,而山东菏泽因为这几年降雨多,连续3年棉花亩产只有20多公斤,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目前抵抗烂桃的技术一直没解决,国家不应将有限的科研经费“撒胡椒粉”,而应在最关键的制约“瓶颈”方面加大补贴进行攻关。
棉花扶持政策要符合世贸组织精神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认为,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取消了全部的农产品补贴,但是世贸组织规则也允许适当的补贴措施。这种补贴措施不是与产量挂钩,而是通过间接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采取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的耕作技术等措施,最终提高农业效益。像农业技术研究、病虫害控制、农业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支付、农业保险支付等措施都属于世贸组织规则中推荐使用的农业支持“绿箱措施”。
杜珉研究员建议,利用世贸组织补贴不超过基本农产品年度生产总值8.5%的微量允许规则,重新建立棉花生产扶持政策。首先通过扩大膜下滴灌,支持品种改良,提高新疆棉花综合生产能力,适度扩大棉花生产面积。同时,加大优质棉基地县建设力度,重新建立棉花专项资金,加大棉花科技投入,并可考虑在棉花主产省份,试点政策性棉花生产重灾保险。
郑州商品交易所市场开发三部部长姬广坡认为,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我国棉花生产的规模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例如,利用现有的各级供销社系统,为棉花生产的重要环节提供棉种、化肥、农药和技术等支持,将棉种应列入国家支持基础上,由国家统一供种,同时建立专门的新技术和新品种体系,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向棉农提供面积、产量和市场信息,让棉花及时了解宏观、微观、长期和短期的市场价格因素,并鼓励探索在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棉花规模生产的新形势,在农村建立能真正代表棉农利益的棉花合作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