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夏季来临,国内羽绒服老大波司登进入销售淡季。7月份开始,波司登将陆续向自营店和分销商发放产品,库存开始滚动。
在去年服装行业最低谷之年,波司登也未能幸免。昨日,波司登公布的2012/2013财年年报显示,不仅库存金额同比大幅上涨,净利也下降24.9%至1.787亿元(以下均为人民币)。
而波司登着力打造的非羽绒服业务不但没有增长势头,反而加速收缩,收入缩水的同时,还关店246家,转型之路仍没有太多起色。
退货率高企
一位行业人士对记者说,波司登近一两年来的退货率已经接近25%,而服装行业中大企业平均退货率维持在20%以下,可见其终端销售并不顺畅。
对此,波司登CFO麦润权对记者称,集团的退货机制分为两条线并行,一种是与经销商签合同时明确,当年的退货率不能超过20%~25%,且退货不计入销售;而对实力相对雄厚的分销商则不采取退货安排的条款。
“25%的退货率算是比较高的了,主要看退货经销商的比例有多少。”UTA时尚管理集团中国区CEO杨大筠说,这两年市场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给经销商让步,一种方式是提高退换货率,一种是用现金买库存,波司登选择的是前者。
另有业内人士称,现阶段正处于服装行业低迷期,退换货率普遍比往年上升。在去年,浙江某家大型上市男装企业的退货率高达40%,相比而言,波司登25%的退货率并不离谱。
不过,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财年内,波司登存货金额为19.71亿元,较上一年的13.99亿元大幅上涨40.89%,存货周转天数也从上年同期的114天升至134天。
波司登方面介绍,一般在4~6月份羽绒服销售淡季期间,集团会协助分销商处理退货和调货事宜,加上自2013年起利用1至3月份生产淡季提早生产下一个财年的产品以节省生产成本,因此现时对物流的需求较大仓库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属合理水平。
为了加速出货,波司登也在有意加大其电商业务,在2012/2013财年中,其电商业务收入达3.5亿元,同比增长76.7%。同时,电商管道也拓展到非羽绒服装,开始销售波司登眼下着力打造的男装。
毛利率看低
今年上半年,受此前禽流感疫情影响,羽绒原料采购价格在不足三个月时间内翻了一番。一度还出现了羽绒原料囤货惜售、有价无市的现象。
麦润权对记者说,此前因为禽流感的原因,羽绒价格的确是虚高,但其实真正成交的很少。波司登因为是提前采购,而且采购量大,拿到的价格比市场低很多,所以影响不大。
麦润权介绍说,在羽绒、面料、辅料和加工费这四大成本支出中,由于国内工资水平年年上涨,还是加工费占大头。上一个财年的数据是,羽绒占成本比例为20%,加工费占成本比例为35%。
昨日发布的年报中显示,这一年,波司登的员工成本上升幅度最大,由上年的553.6百万元上涨至757.3百万元。
尽管在2012/2013财年中,羽绒服产品平均单价提升约5.6%,但这一涨幅几乎不能与成本上涨幅度相比。
高盛在研报中表示,波司登现时销售价格已经很高,再提价能力有限。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也对记者表示,目前,服装市场在低谷徘徊,各大服装品牌库存高企,低价促销成为了市场中的“主旋律”,在此大环境中,波司登终端价格再提价空间较少,同时公司又面临羽绒等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的客观影响,这将对波司登的毛利率提升空间造成一定制约。
转型之忧
虽然在羽绒服市场,波司登40%的市占率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近几年来,波司登也切身地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威胁。于是提出以强项羽绒服为核心,实现多品牌化、四季化、国际化的“3+1”策略。
不过,至少在目前来看,这一转型并无太多成果,主要体现为非羽绒服板块业绩不增反降。
在截至3月31日的这一财年中,波司登非羽绒服业务收入为12.8亿元,同比跌5.3%,占集团总收入13.7%,比上年同期的16.1%,减少了2.4个百分点。这似乎与波司登董事长高德康提出的希望在未来3~5年内非羽绒服板块净利润贡献达到30%的目标渐行渐远。
同时,非羽绒服店铺网点也在不断缩水,净减少了246家,被波司登最为看重的男装业务销售收入也同比下降30%至4.8亿元,网点数减少了146家。
杨大筠认为,对于“男装出海”策略,波司登的方向是对的,但策略不理智。“例如,去年波司登在英国推出中高端男装,提出要打造像HUGO BOSS这样水准的品牌,这个短期就有点不切实际。HUGO BOSS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多少磨砺,而且在欧洲,越是高端品牌培育周期越长,付出的代价太大。”
他认为,在非羽绒服业务上,波司登如果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推进更现实。“找准一些中高端品牌,而不是二三线品牌,通过资本来获得并购方的资源,而不是通过管理,因为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达不到要求。
此外,杨大筠还说,波司登羽绒服板块最大的问题是,四个品牌没有做到很好的市场细分,区别不大,当时尚品牌也开始做羽绒服时,波司登的优势就更加显现不出来。“如果能够按年龄,按风格把羽绒服这块精细化运营,未来还是有空间。但按照现在的产品消费力想扩充容量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