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里,从开店到升级到钻石高等级卖家,三个月不长也不短,对于一位哺乳期年轻妈妈来说,也算小有成绩了。
家住青山区的吴铭怀孕后,选择放弃年薪十万元IT软件工作在家里做全职妈妈,孩子出生后,有父母帮助,在家里也有些空闲,于是尝试开淘宝小店了。
几经寻思,她决定从妈妈角度找商机,做童装生意。店铺定位在6岁以下宝宝的外贸服装、鞋鞋及配件为主;风格是以日、韩及欧美外贸经典舒适的款式。吴铭经常登陆各大“妈妈论坛”及团购网站,收集目标群体里,多数妈妈的服装需求,发现外贸衣服是个新热点,款式新,材质高档,价位也不高。
于是,她聘请海外朋友代购,也通过阿里巴巴海外供应商,以及团购网站“团回”合适商品,基本不在本地采购。坚持实物拍摄,以做妈妈的真实感受据实描述宝贝,让妈妈顾客能放心购买。同时在各种渠道发布信息,提高知名度。由此,逐步提高交易量,保持每一笔交易获得好评。盘算下来,吴铭每个月净赚3000多元,临近儿童节,各个商铺打折促销,她也推出特价,通过成交量尽快冲到两钻。
潮牌童装比成人的贵
菱角湖万达店ZARA、HM童装区多个款式卖断码了,连续半个月以来童装销售都十分火爆。童用品畅销,然而不少家长对商品的价格却不敢恭维。多位家长说,在ZARA成人衣服短袖T恤,一般99元,而在童装区很难看到100元以内的,价格高了些。
衣服贵,不少家长对于玩具的价格也不乐观。在爱婴美香港路店,大多是包装盒上标上满满英文的汽车、咸蛋超人、娃娃等,不少标价都在百元以上,一款电动玩具狗甚至标到了400多元,即便这样,购买的家长依然不少。
洋童装占据商场黄金地段
虽然我国婴童市场蛋糕诱人,但眼下,“洋品牌”掌握着婴童市场主动权。
在武汉各大商场里,米奇妙、巴布豆、丽婴房等洋品牌童装,往往占据着黄金位置,这与这些品牌的良好销售业绩有关;在本地多家超市里,目前,多美滋、惠氏等洋品牌奶粉与国产品牌奶粉的销售比约为7∶3;在多家商场玩具专柜及一些玩具店,在售玩具绝大多数是洋面孔,芭比娃娃、奥特曼、圣斗士、变形金刚、hello kitty猫等,摆满柜台;强生的婴儿洗护用品,金宝贝的早教机构等,也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业内分析,行业监管不到位、生产集中程度低、产品研发能力弱、品质良莠不齐、知名品牌少、企业诚信缺乏等发展瓶颈,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武汉大学吴先明表示,婴童行业的厂家要冲破洋品牌的围堵,首要的是提高自身品质,提升品牌实力,同时还需在营销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此外,国家也应完善监管体系,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改变婴童产业标准缺失的现状,确保安全规范。
武汉婴童一年花14亿
0岁开始到12岁这段时期婴童的衣食住行产生的产业,叫作婴童经济,从婴幼儿奶粉、服装、玩具、孕妇用品到教育培训、文化动漫,婴童产业几乎无所不包。眼下,婴童行业已成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0-12岁的婴童人数高达2亿,近几年婴童市场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婴童市场需求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据预测,2011年我国婴童市场总规模约1.15万亿元左右,2015年婴童市场将达到2万亿元的规模,童婴产业这块“蛋糕”可谓巨大。
有本地业内人士举例说,目前,武汉平均每年约有新生儿6万,0-3岁宝宝的刚性消费如果按每个孩子每年8000元计算,武汉每年0-3岁孩子的刚性需求约有14亿4千万。
如今,年轻一代父母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他们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安全、品牌文化内涵、时尚感和个性特质,这也给了婴童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了婴童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