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脚,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行走、运动、负重和减震等重要功能,同时,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部分。目前,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饱受足部疾患的困扰,我国更是足疾的高发国家,足部疾患不仅影响到行走和运动,还会危害到大脑、脊椎、循环系统、运动关节等的健康,让我们关爱儿童健康从脚做起吧!
什么样的脚型可称为健康脚?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一双正常、健康的脚,那么什么样的脚可以称得上是健康的脚呢?
一双健康的脚从外表看皮肤颜色均匀、柔滑,没有硬茧、鸡眼、水泡等,也没有掉皮、磨伤之处;脚骨骼发育正常,脚型轮廓流畅、无畸形;脚掌肌肉紧实富有弹性,足弓完整等,这样的脚基本就可以称为健康的脚。
如果孩子的脚能够受到很好的保护和锻炼,就可以拥有更加理想的脚型,成为健壮的脚。
健壮的脚明显的特点是脚趾舒展没有挤压、灵活而有力量,脚掌前部肌肉发达,足弓完全形成,有弹性、有力量感。这种脚型抓地力强,平衡稳定性很好,不容易摔倒。而现代许多城市儿童的脚细长,脚掌肌肉软弱无力,足弓趋向低平,脚的机能低下,平衡稳定性及抗震能力都很差,很容易跌倒受伤,甚至伤及身体其他部位,所以拥有一双强健的脚,对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发育健康非常有意义。
了解孩子脚的成长过程
小脚丫的成长是从妈妈肚子里就开始的。大约是在胚胎的4—8周,外测壁出现小的突起,叫做肢芽。上肢芽的手臂,下肢芽是小腿和脚,上肢芽要比下肢芽早2天左右出现。
下肢芽发育的初期,末端呈现鳍状,之后肢芽的远侧渐渐变扁,形成类似船桨形状的脚板,慢慢的在其边缘部位长出了脚趾。
在婴儿出生时,脚的长度差不多达到了7—8CM,不仅是成年后脚长的1/3。这个时候,虽然脚的外形看起来已发育得很完整,但大部分骨质是没有骨化的软骨。
1—3岁:小脚圆圆胖胖,五趾饱满,后跟窄小,让很多妈妈爱不释手。这一时期是孩子从婴儿过渡到幼儿的重要时期,脚的发育非常迅速,脚长成倍增长,脚的形态也有了变化。2岁前脚部的重力线外旋,出现所谓的O形腿,3—4岁重力线逐渐外移,出现生理性的X形腿。一般整个过程在4—10岁期间会自然矫正过来,这时家长要非常注意,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形成八字脚,甚至形成真正的O形腿或X形腿。
4—5岁:脚的脂肪逐渐减少,正在发育的足弓开始显现出来。脚长已超过了成年的60%,脚后跟部分由于承重逐渐增大。这时的孩子由于足肌力量不够,迈步时腿部摆动的推动力较小,还不能形成有力而轻松的步伐。这个阶段还是开始形成稳定关节的重要阶段,踝关节软弱不稳定,非常容易造成损伤而且不易被察觉,需要格外保护。
6—9岁:脚的形状和步态都已逐渐接近成人。脚长经过了一个生长高峰后,以每年平均增长8MM的速度生长。学龄期儿童活动量加大,但脚仍处于骨骼钙化、关节、肌肉,韧带的发育时期,也是形成稳定关节及有力足弓的重要阶段,是脚疾及畸形的高发期,被称为脚的脆弱成长时期。
10—15岁:脚生长的又一个高峰期,男孩、女孩的脚长差异逐渐变大,男孩平均脚长大于女孩平均脚长。进入青春期时,脚骨骼长度已与成人相近,基本停止生长,但骨骼骨化融合、关节发育还在继续。此时体重和运动量的急剧增加,给脚特别是跟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需要靠锻炼来形成坚强的足肌,并加强跟部的防护。
16—20岁:脚基本发育完成,进入脚的成熟期。而同时,由于童年的疏忽而形成长的脚部畸形已很难矫正,很可能伴随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