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挂牌成立。当年,协会发表了《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纺织工业白皮书)。这份报告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新世纪初亮相后的首次“发声”,是对中国纺织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出的全面、客观、权威的分析与透视,是对行业走向的一个前瞻性的宣言。按理说,行业协会并没有发布“白皮书”的资格,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借用“白皮书”这一官方术语,表达了致力于跟踪和探索中国纺织工业运行脉络的科学精神,体现了引导全行业健康发展的服务意识。应该说,“纺织工业白皮书”的发表,宣告了协会工作的正式开始。协会从一级政府机构,向行业自律部门转变,了解、研究行业,为政府与行业、企业之间搭起沟通桥梁,成为协会今后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原则。
2006年,纺织工业协会修改了协会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协会的职能、地位和工作领域。明确了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维护行业、企业合法权益,坚持为企业、为行业、为政府服务,促进我国纺织工业健康发展的工作宗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利润、出口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以“国退民进”为标志的纺织工业融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体制和机制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批国有企业转制为民企,沿海发达地区的纺织服装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国几万家大大小小的民企遍布东南沿海及中西部地区,产业格局也发生了改变。当年,全国工商联一项调查显示,全国500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纺织服装企业有75家榜上有名,占500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二成。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其中浙江最多,为49家;江苏次之,17家。10年过去了,当年的500强已无法与如今的500强同日而语。2009~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的创新能力、效益水平均有所提升,平均利润率达到5.92%,高于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1.88个百分点;实现的户均工业总产值、户均利润额分别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21倍和34倍。
协会成立以来,最大手笔莫过于建设了一批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发端、兴起、成熟、培育和共建,协会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10年来,由协会牵头命名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按行业统计有151个,按地区统计有146个,加上新命名的共有175个。
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各专业协会、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制定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强调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员工价值的认同、对消费者、环境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中国纺织业全面落实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得到了国际上和中国企业的普遍认可。是年,暴发了国际金融危机,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通过多方努力,使国家几次上调出口退税率至16%,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而后,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顺利出台,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纺织行业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纺织工业协会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是成功和有效的。如今,纺织工业向好局面进一步稳固,行业利润大幅增加,2010年利润率同比增长53.5%,行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为国计民生服务,为拉动消费服务、为相关产业服务,纺织行业成为重要的力量。
10年来,协会通过努力,逐步找准了定位,开展了适应协会工作职责的一系列活动:每年的中国纺织经济论坛,群英聚会、产业集群共建活动有声有色、两岸纺织界互访交流共同繁荣、纺织科技成果奖掖优秀科技人员、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向社会发布、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解决机制常态化……所有这一切,见证了纺织工业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历程,为国家机关体制改革,特别是在社团组织淡化政府色彩的架构下,如何服务行业、指导、联系企业,同时又在市场经济中自身求得生存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有效的途径。
以“‘十二五’时期的中国纺织工业”为主题的“中纺圆桌论坛2011年会”即将召开。站在新的节点上,面对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宏伟蓝图,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开始了新的征程、继续书写纺织工业发展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