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泉州江南高新园区,格莱德正在购买设备,要新增50条流水线,采用纳米抗菌高科技技术融入流水线生产。另外,还引进日本内衣生产线,购买国外打版机、数控裁床、剪板机、各种检测设备共计50套。相隔不远的超越服饰,则为新增22条服装生产线而忙着购买进口设备,投产后,可达到年产服装1000万件(套)。
在石狮市宝盖科技园,威兰西正在扩大改建原服装生产线,改造项目完成后达到年产男女服装1000万件(套)的生产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最大女装生产基地。
现状:纺织服装业仍处供应链低端
“在众多的产业门类中,纺织产业链是单一产业链条最长、就业最多的行业,从原料一直延伸到最终消费市场,而且产品种类多,棉、毛、丝、麻等各种原料产品都有。近些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世界第一的位置依然稳固,但行业发展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以数量增长型为主要特征的粗放模式。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问题日渐突出。产业链条不稳定、产业链结构不合理、创造的附加值低、服务与配套不完备,传统的粗放发展方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于是,优化产业链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行业共性难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在出席2010纺织服装产业链技术创新大会时说。
“当前,我们有一个共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仍然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孙瑞哲对此感到一丝的担忧,“事实上,就纵向产业链而言,我国纺织服装各部分发展不平衡,其中的生产加工环节优势较为明显,而在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能力相对薄弱。”
此外,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在管理上,家族式管理导致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在当今国际市场上,纺织服装企业和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强调对品牌的塑造,但目前许多企业以贴牌生产为主;在融资上,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融资无门。
导向:市场和消费的有效需求
纺织服装供应链,从纺纱织布到零售终端,终极目标还是落在了市场的身上。因此,作为供应链上的一环——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客观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一些消费者迫于形势会少花钱,消费会逐渐趋于理性。”孙瑞哲表示。
消费趋于理性后,消费者自然会逐渐抛弃以往那种“一掷千金”的豪气,而趋于选择适合自己、能真正满足需求的商品。
据孙瑞哲介绍,我国居民的衣着支出占收入比重与收入水平并不成正比,即居民在衣着方面消费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目前,国内一线城市市场接近成熟饱和,二三线城市市场成为纺织服装业新的市场增长点。而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居民,其消费能力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所以很多的国外品牌也大举进入我国二三线城市。此外,我国潜在的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也将被逐步释放。
“到203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容量将以平均每年至少10%的速度增长。而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城镇化率的上升,则会相应带来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一个生产产品的行业,无论你在整个供应链条上的掌控能力如何,其产品的最终流向还是消费者。因此,把市场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作为供应链条上的一个价值导向,让这种“有效需求”的价值导向成为企业掌握运作供应链条的“有效参照系”,无疑是最具现实意义的。
孙瑞哲谈到,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今天,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功能性、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他们对产品的科技含量、人文含量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特别是对于品牌企业而言,要打动消费者,不能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质量问题、功能问题,其品牌文化、社会责任的理念等方面都将成为消费者需求的一部分。”
关注:加快产业链集成创新
在全球纺织供应链体系中,少有直接的中国供应商参与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欧美国家进入的本土供货商,要么就是通过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供应商中转。“虽然中国纺织服装的加工体系已经相当完备,服务体系的缺失却是其软肋。中国供应商可能很擅长质量控制和组织生产,但是却无法给品牌商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孙瑞哲说道。
近几年,包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给产业造成了很大挑战。以前那种单打独斗、一招鲜吃遍天的粗放模式已经是举步维艰了,纺织产业正由过去的成本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要在国际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突破过去着重于成本比较优势和规模扩张的做法,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质量体系,为产业集成创造条件。
因此,以往企业与企业间的“产品创新”竞争,已经变为更具系统意识的产业链“集成创新”竞争。行业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创新集成度特征日趋明显,向产业链集成创新要利润正成为新商业法则。
在欧洲,有400多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聚集在“欧洲未来纺织与成衣技术平台”,其研究方向包括:以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涂层和数字化工艺为基础的功能性、高性能纤维、织物和最终产品;纺织品在运输、建筑、医疗、家用电器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为纺织品大批量生产时代的终结做准备,研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按需生产、智能化物流、分销和服务。我国国务院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今后3年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的重点任务之一。必须加强行业公共服务,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快我国纺织业向高新技术发展。
中国纺织产业应加快产业链集成创新,实现产品价值提升。而集成创新主要体现在: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孙瑞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