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温州企业在国内销售渠道的存在的弊端暴露无遗。长期依赖外贸单条腿走路的温州企业,尤其是服装和制鞋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温州制造也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为了推进温州制鞋产业稳定发展,温州制鞋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走上了抱团发展的道路。
1.温州名购
2009年1月8日,第一家“温州名购”在天津麦购广场试营业以来,温州政府可谓频频出手,并取得了切实的效果: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温州名品购物中心”的目标;在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上,举办温州名购进名店合作共赢研讨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温州名购品牌化运作论坛;邀请9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在外温州经销商和在外温籍商城负责人,举行温州名牌产品产销对接会;在镇江、南通、乌鲁木齐、青岛等地陆续开出温州名购中心;8月温州市政府下发《温州名购项目方案》,强势推广着温州名购项目,“温州”二字再次成为政府整体包装的强有力招牌。
2009年,温州市政府以“拓市场,保增长”为首要目标,积极寻求新经济环境下的产业转型途径和品牌营运模式。于是“温州名购”项目应运而生。
温州政府都希望通过这种创新方式,把“温州名购”作为一种区域品牌进行整体推广,以此提高“温州制造”的市场份额,带动温州制造业新发展,把“温州”这块牌子擦得更亮。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一德说,如果说温州人过去的闯市场是“单兵作战”,那么现在就是政府、商会、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联合行动”。实施“温州名购”推进计划,是打响温州制造区域品牌的重要平台。这些年来,温州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之都”。现在全市拥有35个“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拥有200多个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400多个浙江名牌和浙江省著名商标。温州许多轻工产品的品质已经可以同国际品牌相媲美,性价比很高,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温州的产品和品牌完成可以支撑“温州名购”的推进,“温州名购‘的推进一定会在更高层次上提升温州制造区域品牌。
2.集体积极与商场对接
8月21日上午,瓯江之畔,温州国际会展中心。一场由温州市政府和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名品进名店对接展会”,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应邀前来对接的有300多家国内大型百货商场,年采购金额超过1万亿元。展会上则有42家温州知名鞋服企业的近50个品牌参展,展位费由市政府全资补贴。展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家大型百货商场、30家连锁鞋城的负责人,已与42家参展温州知名鞋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超过500个。预计今后每年,温州鞋服将在这些大型百货商场中增加10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
3.统一使用温州(国际)鞋都标志
2009年9月,“温州(国际)鞋都”浙江区域名牌获准使用条件近日通过专家组审定,这标志着温州市首个浙江区域名牌联盟标准即将进入实施阶段。首批入选该联盟的温州鞋企,今后可在产品包装上打上“温州(国际)鞋都”统一标志。鞋革行业协会透露,初步计划在全市212家A类鞋企中选定100家左右,今后可打“温州(国际)鞋都”统一标志。2006年,市政府选择温州市制鞋企业为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试点,把企业等级分为ABC三类,并分别进行动态管理,其中对A类企业给予重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