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服装,作为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密不可分。从过去满街灰、蓝色的“制服”,到如今绚丽多彩的时装,60年来,桂林人的着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资料显示,1950年至1978年,桂林市城区居民的衣着消费中,面料以棉布为主,成衣率很低,1963年,棉布占衣着支出的34.6%,占布类支出的70.4%,而各类成衣仅占衣着支出的8.9%;鞋类则以胶鞋和布鞋为主。那时由于物资极度匮乏,分到每家的布票屈指可数,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衣服的颜色只有灰色和蓝色。在桂林的大街小巷,男的大多穿灰色的中山装,女的则通常穿藏蓝色列宁服。
“文革”时期,“军装绿”几乎成为当时衣服的唯一代表色。10年之中,人们的衣着款式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桂林人身上的服装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风格由单一渐趋多元,色彩由单调趋于斑斓,而隐藏于背后的是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布票不再发放和使用,纺针织品全部敞开供应。从那时起,桂林人的着装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对服装的美感有了追求。喇叭裤、蝙蝠衫以及男式衬衫、西服、夹克等,这些新潮衣服款式新颖、品种丰富、花色繁多,开始受到市民的欢迎。
资料显示,1979年至1985年。桂林市城区居民衣着消费中,各类布料的比重降低,而成衣的比重上升,布料所占比重由1981年的26.9%降至1985年的11.8%,而各类成衣所占比重则由1981年的19.4%上升至1985年的44.3%;从布料和服装质地来看,以化纤和呢绒为主,二者所占比重达80%左右,其中化纤布占60%,呢绒占20%。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商场里的服装柜台开始了敞开式销售,百货大楼、微笑堂商厦等大型商场陆续开业,并引进了一些国际和国内的知名品牌服装。桂林人的穿衣观念也日益革新,在桂林人的衣橱里,羊毛、羊绒、真皮制成的衣服逐渐多了起来。
1986年至1990年,桂林市城区居民衣着消费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普通面料减少,中高档面料增加;二是自制服装减少,成衣购买量增加。人均棉布、化纤布消费量比1981年至1985年分别下降56.3%和14.7%,而呢绒、绸缎消费量分别增长7.7%和44.3%;人均购买成衣量比1981至1985年增长73.3%,成衣的消费占衣着支出的36.4%。居民的穿衣观念由“注重结实耐穿,一衣多季,一套多年”,转向“讲究美观时髦,一季多衣,一年多套”。
到了21世纪,桂林人开始在穿衣打扮上注重品位。服装种类不断细化,出现了正装、休闲装、运动装、家居服等若干门类。桂林人也开始舍得在衣着上花钱,服装支出成了每月家庭支出的常列项。2008年,我市城区居民人均服装支出为504.26元,是1985年42.13元的11.9倍。
如今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放眼望去,不仅年轻人追求个性着装,老年人也逐渐接受时尚的概念,穿红戴绿自信十足。老百姓的服装越来越个性、越来越多元、越来越斑斓,无不彰显着飞扬的个性、跃动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