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从初创时的村办小市场起步,走过了14载春秋,如今已成为年交易额达198亿元的公共营销平台,成为亚洲最大的原料批发专业市场。
市场因产业而诞生又引领着产业前行
正如婴儿的诞生,是因为有伟大的母亲。在绍兴县正因为有数千家化纤纺织企业,才孕育了钱清轻纺原料市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绍兴县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生产化纤织物的企业需到全国各地寻求化纤原料,同时绍兴县也吸引了全国各地化纤供应商的眼球。为此,敏锐地嗅到了其中商机的钱清方家桥村村民积极借助产业和地理优势,于1993年把村内几间集体房改建成简陋的营业房和仓库,促成了钱清轻纺原料市场的雏形。之后,与快速发展的绍兴纺织产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经过几次量的扩张,该市场已发展为拥有五大交易区,共有1800余套营业用房、百余幢配套仓储、800多家经营户,主要经营涤纶长丝、短纤、棉纱等5000余品种,产品辐射全国各地及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化纤原料集散中心。从起初的年16万吨成交量、30亿元成交额,经过市场人10多年的共同努力和磨炼,去年全年实现销售量160.95万吨、成交额198亿元,今年上半年成交额又创新高,实现103.4亿元,同比增长19.4%。
轻纺原料市场的持续繁荣,有力地推动绍兴县纺织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块状经济的迅速形成,其化纤原料价格趋势成为绍兴、萧山地区乃至全国化纤原料价格的“风向标”。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目前已发展成为了一个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合体,发挥着特殊的产业配套作用。
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
经过1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已形成别具一格的市场发展格局,实现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经营模式、市场业态等不断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主办者紧紧抓住信息时代脉搏,率先于1998年出资200万元建立了市场信息网络中心,并于1999年,开通了市场网站。2000年4月,又开设了旨在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租赁服务的“在线商厦”,使化纤纺织企业和流通公司能以较低的投入就拥有集贸易、竞价、拍卖、招标、运输等于一体的商务网站,基本实现从有形市场到无形市场的过渡,2006年市场网站日均访问量350人次,通过网络开展交易的经营户362户,通过互联网达成交易额2.05亿元。如今又积极创建E-MARKET PLACE(电子商务),实现轻纺原料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共享,降低市场营销成本,引导价格发布。与此同时,市场业态也在不断创新,市场经营户随市场壮大而做大做强,并实现质与量的同步发展,从一般门市部经营向公司化管理方向发展,提高经营者组织化程度,鼓励走工贸一体化的新路。
打响“轻纺原料采购在钱清”品牌
为打响“轻纺原料采购在钱清”品牌,推进轻纺原料市场的升级发展,今年5月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正式改名为“钱清·中国轻纺原料城”。其实,改名只是整个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的一小部分,为保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领先地位,经过缜密分析和精心筹备,敢于创新的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市场承前启后,2005年起就启动了全方面的升级改造工程,并纳入中国轻纺城升级改造工程。
该升级改造工程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功能配套齐全的要求,坚持“完善配套、降低成本、促进繁荣”三项原则,把原料城打造成纺织原料市场升级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国际窗口,繁荣市场,带动产业升级,加快国际化的进程,打造“中国轻纺原料第一市场”。目前,该市场按照“边拆边建”思路,加快改造提升原料市场传统交易区建设,共计新建改建营业房11.8万平方米、仓储2.5万平方米;以“大钱门”为标志的新型业态交易区,计划总投入15亿元,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商贸配套、展示中心为一体的商务中心,积极发挥“大钱门”国际贸易区核心和龙头带动作用,提升轻纺原料市场整体形象和业态创新水平。与此同时,在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内,规划建设占地15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延伸配套市场,主要功能区块包括仓储物流中心、轻纺原料研发中心等。
改造升级后的钱清·中国轻纺原料城定位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专业轻纺原料交易市场,一个全球性的轻纺原料采购和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