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棉花行情分析
1、国际市场
今年美国的降雨对各个产棉区来说喜忧参半,美国中南部地区的降雨过多,而得州部分地区和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则雨水不足。从目前看,美国农业部预测的1400万包(305万吨)的产量还是有希望达到的,如果出现极端不利天气或者实播面积大减,棉花产量就达不到预期。现在,美国各地天气有好有坏,其他作物的种植也明显推迟,因此今年的棉花产量还很难预料。本年度美棉出口要想达到USDA预测的1420万包(309万吨),在剩余的时间内美棉周平均装运量必须达到7.5万吨。目前美棉对中国的出口不错,而且从目前看还有望继续保持,只是价格一旦涨到70-72美分,需求就会明显减弱。本年度全球期末库存和美棉库存都太高,因此棉花价格不会大幅上涨,除非全球产量出现很大的问题。USDA刚刚调减了2008/09年度的全球期末库存,但全球棉花供应还是能够满足需求。对于棉价走势,如果北半球棉花生长正常,那么2008年12月合约的底部价位是75-76美分,12月合约很难超过83-84美分。
5月27日,ICE棉花期货价格大部分合约跌停,近月合约已连续几日收于70美分/磅以下,国际现货价格也相应有所下调。当日,ICE棉花期货7月合约报收于66.38美分/磅。国际棉花指数(M)为74.23美分/磅,按1%关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为13363元/吨,低于国内标准级棉557元/吨;按滑准税计算的进口成本也降至13902元/吨,首次低于国内棉价19元/吨。
2、国内市场
棉花企业售棉心切,国棉销售进度略有加快,但国内棉花价格没有下跌,这说明纺织企业的采购需求正在逐渐释放。截至目前,本年度所剩皮棉资源已然不多,后期国内棉花价格是否会出现上涨行情,外棉价格下一步的走势对其来说十分关键。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预测,2007/08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为774.88万吨,较上年增长25.07万吨,增幅3.3%;棉花消费1238.91万吨;产需缺口在464.03万吨;在放大其他来源棉花和压缩期末库存消费比的前提下,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预计2007/08年度中国棉花进口量在297万吨。其他来源棉花涵盖了进口的再生棉和废棉,并综合考虑了市场状况,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数据;如果按照2007/08年度国内纱产量2092.2万吨核算,消费1238.91万吨意味着本年度国内综合配棉比不足60%,也相对比较保守;同样保守的还有期末的库存消费比。在上述总体保守的条件下,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预测2007/08年度中国棉花进口数量是297万吨。从目前来看,即便是这个保守的棉花进口数量本年度能否完成依然存在变数。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截至4月,2007/08年度累计进口棉花158.84万吨, 这意味着在本年度余下的4个月时间里面,中国需要进口138.16万吨外棉,月均进口34.54万吨,从本年度的历史进口数据来看,这个任务比较艰巨。而进口和期末库存是两个可以互相调剂的数据,如果本年度的进口任务无法实现,那本年度的库存消费比将进一步被压缩,那等于把价格上扬的可能推到下个年度;如果进口任务能够实现,意味着进口将激增,对当下的棉价则可能是一个刺激。未来一个月,国内外市场的价格走势和周边市场的变化对棉花市场的影响不容乐观,能够对棉价形成支撑的依然国内现货价格的刚性和数据的不确定性。所以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供求双方固然需要谨慎对待后期价格走势,但更要结合自身和市场的情况选择自己的策略。对于供应方而言,一方面要做好价格后期难以上扬的心理准备,避免成本进一步侵蚀收益是当前的重点;另一方面,鉴于仓储等成本已然沉淀、后期价格难以大跌而纺织企业采购不积极的现状,应尽量避免恐慌性割肉抛货。对于需求方而言,目前的重点是要做好后期青黄不接、价格可能大幅上扬的准备,统筹考虑国内外期货和撮合市场,郑棉期货合约价格回调到低位时,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并提高资金使用率,将是纺企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