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外风险增大,内外不利因素对纺织行业叠加影响开始显现,企业压力增大。中国必须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特别是保持纺织服装贸易平稳增长,给企业留出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的时间。对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的出口企业,国家应当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目前出口企业大概受到六大不利因素的影响。
第一,外需下降。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已经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出口。该名官员透露,今年广交会一期的统计数据显示,与上届广交会同期相比,今年到会的美国客商数量下降了13.5%、成交额下降了9.9%;欧洲客商数量下降11.4%、成交额下降了4.9%。一期纺织服装的成交额下降了11.4%。
第二,贸易环境恶化。今年一季度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数量继续上升。同时产品安全问题继续困扰着中国企业。据中国轻工出口商会预计,今年中国输美的玩具订单将下降两三成。
第三,人民币升值加快。目前人民币升值因素已经影响到1/3的出口利润。合同周期长、中小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感觉尤为明显,造成企业不敢接单。据商务部重点联系的1008家企业的调查,一季度只有31.6%的企业表示订单继续在增长。
第四,劳动力等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一些东部省份的企业反映,春节之后,用工成本又上涨了20%。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加上为工人所购买的保险等费用,企业为每年为单个工人支付的平均费用上升了5816元。
第五,银根紧缩影响企业。在银行的客户选择中,外贸企业由于行业属性,大多处于选择末端,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因此大量企业资金流出现问题,不得不处于半停工状态,或者转向依靠高利率的民间借贷。
第六,出口退税等政策影响。2007年,中国为了压缩顺差,曾经一次调低或取消了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其中包括服装、鞋、箱包等多类劳动密集型产品。
二、产业政策可能调整
我国长期依靠低要素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依靠低价格占领国际市场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政策取向不会改变,将坚持有保有压,继续合理运用出口退税、关税、市场准入等手段,坚决把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品出口降下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近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经向国务院有关领导汇报了调研的情况,希望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目前业内呼声较大的是,希望将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回调两个点,给企业留出一定的利润空间。
央行也对目前经济形势组织了调查,认为一季度宏观形势好于预期,中国经济总体谨慎乐观,看不出经济有大幅下滑迹象。企业反映的一些问题,需要具体的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引导。
三、对棉花价格走势的中长期影响
全国纺织行业经济增长步伐呈现全面放缓态势,经济依靠内需拉动日趋走强,企业受各种压力影响优劣明显、分化加剧,预示全年行业经济可能面临比较复杂严峻的形势。在国际经济疲软、国内宏观政策、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及南方雪灾等诸因素影响下,今年开局纺织行业生产、出口、投资、效益增长速度均有减慢。受国内外经济与政策环境的综合影响,行业投资增速大幅下降。纺织行业投资增速减缓将对产业技术进步形成不利影响。内销市场持续旺盛成为今年开局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亮点。行业经济依靠内需拉动日趋走强,但国内衣着消费价格指数呈现下降趋势。面对国内外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各种压力,企业承受消化能力差异导致分化加剧,优势企业进一步提升,困难企业形势严峻。困难企业更加艰难将使民生和就业问题突出,但为优势企业市场与资本重组带来良机。纺织行业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明显疲软、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集中释放以及各项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面临的内外压力将明显加大。
从国际层面看,随着次债危机后续效果释放、国际油价、粮价持续走高,美、欧等发达国家居民在纺织品服装方面的消费支出增速大幅减缓,国际市场需求明显疲软,再考虑贸易保护主义和国际竞争激烈等因素,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会受到减速影响,对国内就业和市场销售都会增加新的压力。从国内政策层面看,人民币升值加快、货币政策趋紧和出口退税下调,不仅会减少企业利润空间,也将迫使企业在阵痛中面临结构调整的严峻考验。此外,主要原料、能源动力价格增长均超出产品出厂与零售价格涨幅,新《劳动合同法》正式生效将带来纺织行业人均劳动报酬大幅增长。如果外部政策不做调整,新增成本要由企业消化。虽然纺织企业面临着劳动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过高,人民币升值过快,出口定单减少,库存压力放大,资金缺乏,纺织价润不断的降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对棉花现货市场形成利空,近期棉花现货价格出现滞涨,但随着棉花的生产和销售存在的季节性的短期供求紧张而到来,棉花仍将会稳定的有所上涨,毕竟中国的棉花至今还有将近200 万吨的棉花缺口需要棉花进口来弥补,届时价格较高的外棉将影响甚至主导国内的棉花价格。同时,近期期货市场郑棉也基本到达一个现货的成本区,长期市场底部基本形成,下跌空间已经有限,但中期还可能维持跌势。
综上所述,供需偏空,郑棉单边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