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省服装行业工作会议暨企业领导培训3月7日在宜兴举行。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全省服装行业人士等300多人聚集一堂,共同回顾2007年的发展成果,展望2008年全省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出江苏服装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服装业又好又快发展。
会上,首先介绍了江苏2007年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江苏全年服装行业生产增长总体平稳,完成现价产值与06年同比增长17.5%,服装产品总产量33.71亿件,同比增长9.8%,比上年回落7个百分点,占全国总产量的16.72%,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第三位,其中梭织服装21.57亿件,同比增长7.81%,占全国22.81%,西服及西服套装占全国的24.41%、羽绒服装占全国44.32%;梭织服装以及西服及西服套装、羽绒服装总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均处于第一位,针织服装12.14亿件,同比增长13.52%,占全国22.81%,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第四位,全行业产销衔接基本良好,产销率达98.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2007年我省纺织品服装出口263.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6%,与上年17.21%的增长率相比回落1.05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出口149.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9%,与上年16.54%的增长率相比提高0.15个百分点。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比重,由2006年的56.34%,提高到2007年56.65%,增加了0.31个百分点。以2007年1-12月出口数据做比较,我省服装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持续稳定超过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增速下降幅度明显,说明我省服装出口结构正逐步优化。
实施品牌战略取得新的进展。波司登被评为中国世界名牌,也是我国服装业唯一的世界名牌,同时全行业又产生了3个中国名牌,全行业共有20个中国名牌,近百个省名牌服装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居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名牌产品茁壮成长,在市场销售中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据有关统计:名牌产品销售额占全省服装内销总销售额的30%以上。不仅活跃了市场,也确保了企业2007年经济效益水平比上年有了新的提高,名牌战略推进为我省服装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业集群经济已成为江苏服装行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几年,全省服装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去年又有三个服装特色名镇被确定,现在全省已拥有服装产业集群12个,居全国同行业前列,通过搞好集群经济的发展规划,启动集群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打造“区域名牌”,产生了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了行业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新的调查表明,全省服装产业集群的经济总量已占所在地区经济总量的60%。
2008年服装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国家政策已经从鼓励出口转变为进出口平衡,一是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导致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利润空间挤压;二是人民币升值降低了企业竞争力。三是原辅材料和煤、电、运涨价形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及行业的发展和变化,江苏服装行业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江苏服装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讨论2008年的工作思路,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七项措施:
1、以质取胜,调整出口结构
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加快服装产品出口结构调整,逐渐使出口的服装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强化品牌战略,加强产品创新
全省服装业应在现有一个世界名牌,20个中国名牌、近百个省名牌的基础上,不断打造自己的名牌产品,着力实现一些首选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开始打造国际品牌历程的名牌,逐步改变人们心目中的江苏服装品牌产品在国内市场叫得还不够响、影响力还不够大,国际品牌奇缺的印象。
3、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业升级
从技术和设计两方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技术研发投入,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大力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4、开拓市场,扩大发展空间
服装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拓宽出口市场空间,加大开拓欧美之外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力度,使其成为应对欧美贸易设限的替代市场。
5、尝试“走出去”,有效规避风险
江苏有的企业探索实践,在国外投资办厂,目前已取得了良好进展,这些企业做法应很好总结并在有条件的企业中推广,以使全省服装业走出一条新发展的路子。
6、进一步加强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要注意突出以规划引导产业集聚,以品牌推动产业升级,以科技促进产业创新,以园区发展增强资源集约,注重通过集群中公共服务平台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鼓励集群中企业在产品类别、产品品质和经营方式上的个性化发展, 加快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品牌集群转变的步伐。
7、发挥协会作用,推动行业发展
省服装协会通过帮助企业协调政府关系、开拓国内外市场、开展国际业界交流、联络上下游企业以及提升产业素质、加强产业研究、加强行业自律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的开展,促进全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