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再度大幅升值,一举突破7.0关口,收报6.9920元,创下汇改以来新高。然而,就在人民币汇率"一路高歌"之际,一些以出口为主的服装行业上市公司却陷入"低谷":出口受阻、毛利率下降、业绩下滑……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服装企业究竟该如何重新设计属于自己的美丽未来?
2008年压力逐渐凸显
中捷股份4月7日的一则业绩预减公告揭示了服装业乃至其相关上下游产业面临的困境。中捷股份表示,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外销毛利率下降等众多因素影响下,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出现缩减生产规模的情况,并对公司国内市场销售状况有所影响,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销售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事实上,面对人民币升值,以内销为主的品牌服装企业受其影响并不大,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感受的压力才最大。
去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在快速上涨的CPI面前也显得毫不逊色,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而且,人民币升值在2008年加快了速度: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4月10日一举破7,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人民币6.9920元。
正如中捷股份所言,升值除了给纺织企业带来直接的汇兑损失之外,还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压缩服装企业利润空间,同时减弱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带来量的缩减。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164.4亿美元,仅增长5.7%。同期,广东纺织服装出口35.2亿美元,减少了11.3%。
据有关方面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行业营业利润将约下降12%,毛纺织行业下降8%,服装行业下降约13%,也就是说,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到的损失最大。尽管数据或许有些"夸大",但利润空间的压缩则确确实实摆在企业面前。
企业要会见招拆招
根据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出口状况,可以把主要的服装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品出口收入占比比较大,而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内的企业,这类企业处于净出口状态,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较大;第二类是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而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企业,这类企业基本上处于净进口状态,人民币升值具有正面推动效应,这类服装企业占整个行业的一小部分;第三类企业是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内,同时产品以内销为主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对其影响较小,如大部分自有品牌的服装生产商等。
一定时期内,人民币升值的趋势难以改变,服装行业尤其是第一类企业究竟该如何应对,又能否成功化解风险呢?
业内专家给出答案:扩大内需实现有效增长、行业内洗牌做大规模、产业链上下游兼并控制成本、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在一定幅度内通过产品提价转嫁风险。
就扩大内需而言,近两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内需成为纺织服装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国泰君安李质仙分析,2007年我国衣着类商品零售总额平均增幅达到28.7%,远高出同期16.8%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平均增幅;尽管CPI中的衣着类价格指数在2007年持续下降,但更加直观反映企业收入变化的衣着类产品的出厂价格增幅却始终保持在1%到2%之间,2008年1月的同比增幅达到2.2%,服装产品呈现出"价量齐升"态势。
他表示,2007年大型零售商业企业服装类产品价格指数始终保持在100以上,最高达到142,这个指数代表中高档服装,而CPI中的衣着类居民价格指数主要代表大众消费,这两个指标出现背离,反映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中高档商品的消费逐渐增加,对于廉价商品的需求在减少,这一趋势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仍将持续。
与普通服装相比,品牌类服装将更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具有自主品牌和销售渠道的服装类企业将在未来必将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就行业内部的并购而言,服装类的上市公司显然有着天然的优势。与同行相比,服装类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多样化--向银行贷款难度越来越多,还有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多种手段。而且,上市公司在品牌传播力上拥有放大效应。因此,门槛长期偏低的服装业很可能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重压下被动洗牌,从而为并购整合扫清障碍。
就产业链的整合来说,必要性和可行性也是显而易见。如同如今正火爆的煤炭和电力企业的股权融合类似,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在面临利润空间被压缩时可以选择联合以降低成本、提高销量。
就产业机构升级而言,即使不面临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也是确有必要的。已经有上市公司明确表示,通过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做低档做高档,适当增加进口比例,多做进料加工业务,多做新的项目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宏观面上的不利因素。
就提价转嫁风险而言,提价的幅度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是一些替代国家的产品正虎视眈眈中国服装让出的市场份额,因此,简单提价更属于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