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首度破7之后,就出现了上下徘徊的局面。对于中国企业来说,“7”这个数字并无特殊意义,但它的每一次变动所包含的趋势,与中国企业的命运休戚相关。
破7之后,各个企业的心态迥异。因为产品价格上升,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产销量可能出现冲击;反之,一些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行业则会不同程度受益。坐在利好与利空的跷跷板上,不同行业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4月初的一天,沃尔玛的代表敲响了纺织工业协会的大门,这个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系甚少的企业,想搞明白一件事情——中国的纺织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沃尔玛主要是了解一下近期纺织行业的趋势,以处理一些内部决策上的事情。”参会人士向记者透露。
中国是沃尔玛最大的纺织产品采购地,现在,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有那么多廉价的产品供其选择。据了解,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有近三分之一的纺织企业已经倒闭。
薄利下的毁灭
人民币破7,对于纺织企业来讲现在是个艰难的时刻。原纺织行业20强企业山东樱花集团正在为企业整合而忙碌。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整合,对于樱花来讲,一家企业愿意出钱买下樱花集团,是把整个企业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现在作纺织不赔钱就不错了。”樱花集团办公室人士一吐为快,“人民币升值超过了16%,让我们减少了很大的盈利空间。”
樱花集团面临的压力不仅如此,“我们还有一定量的贷款,需要偿还”。面临这种情况,这家纺织行业20强的企业,不得已,向如意集团伸出了求助之手。
樱花顶不住了,但是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实际上更多的中小型纺织企业,直接向死亡大踏步而去。
就在一个月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高层几乎全部出动,前往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山东、福建,调查当地的纺织业“受损”情况,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上述各省出现了纺织加工企业陆续倒闭的情况,年初,工厂倒闭趋势愈演愈烈。
参与调查人士透露,“调查结果大大出乎现象,广东省倒闭情况最为严重”。
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邹晓珊甚至推测,纺织行业已有近一半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砸锅卖铁的日子
“行业内弥漫着忧郁的气氛。”纺织工业协会项目经理韩佳升形容。然而,停产并不是纺织业忧郁的“底线”。
浙江金华地区纺织企业老板金京良,用无奈而愤懑的语气告诉记者,“我们这里资格最老的一家加工厂已经关闭了,现在,我也要走这条路了。”
金京良从事纺织业有十几年的时间,从2006年“最好的时光”,到现在,金京良不得不和业内的许多朋友一样,选择转行。在2006年,金京良的工厂盈利超过300万元,但到了2007年,盈利仅50万元,在2008年,金京良决定停业,并将位于市区的两栋厂房进行重新装修改造,成了一个娱乐城,而这里曾经是几百个工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在金京良周边不断有大大小小的加工厂停业,他总结行业发展不利的原因为,“人民币升值,我们都是拿美元进行交易,所以利润受到很大影响”。
纺织工业协会项目经理韩佳升在接触众多企业之后,他眼中呈现出一片凄凉的场景“有很多企业做了更‘绝’的事情,他们把工厂中的纺织机械卖掉了”。
然而,由于受纺织行业不景气的影响,纺织设备卖不了太好的价格,“这些工厂便把设备拆掉,把每一个零件拆下来单独卖钱,这样还能回收一些成本。”
出口型企业退场
内销型工厂和外销型工厂的日子截然相反,斯尔丽公司的日子则好过很多,因为国内市场仍然有旺盛的需求。“我们今年还有很多生产计划。” 该企业副总李东升说。
在外贸企业纷纷倒闭的同时,给李东升甚至带来了有利的机会,“过去每年我们都出现招工难的情况,今年招工却异常顺利。”
恒源祥集团副总经理陈忠伟并没有过多地担忧,在新一年的生产计划下达时,与恒源祥保持合作的工厂,“没有发生倒闭的”。陈忠伟说,“现在在纺织行业,出口型企业的倒闭,已经是行业调整的必然方向了。”按照陈忠伟的想法,“现在做品牌是最稳定的长远之计。”
然而并不是每个服装老板都能够走品牌之路的,据了解,维持一个服装品牌的良性发展,每年的广告投资便达到数千万。
纺织工业协会还是把当务之急放在出口上。“我们请求2008年的出口退税不要再降低,相反要回调到13%,这样才有可能使纺织业摆脱目前的现状。”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焦急地表示。
据了解,该项要求至今没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