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提升施压下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让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企业备感压力,不得已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却换来外方订单的下降或转移。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多家企业了解到,目前不少企业已将出口产品价格提高了近5%,结果外方客户迟迟不下单或索性转到其他国家采购。
中国第一纺织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先后19次创出新高。按照2007年末的数据计算,今年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2.58%。升值速度超过了汇改以来的任何时期。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向客户报价时的汇率是7.6,而按照纺织品下订单后3个月发货的惯例,今年报价的汇率变成了6.8。出口价格也按照这个汇率变动提价。这对新产品影响还不大,但对于一些以前销售很好的老产品来说,压力非常大。”安徽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部有关人士对记者说。而涨价的说法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证实。
这几天在上海举行的华交会上,服装和纺织品的展馆达到4个,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光顾这几个展馆的人数明显少于日用消费品及装饰礼品展馆。
厦门金华南进出口有限公司服装出口部经理王文生告诉记者,大会组委会给服装纺织品企业发了一份调查问卷,其中就涉及到了人民币升值方面的情况,如升值后得不到外商理解,对方一定要用去年的价格拿货,或者外商同意适当加价,但加价比例仍赶不上汇率的浮动等。而这些情况都是诸多企业遇到的。
“和广交会一样,现在(拿到订单)的情况一年不如一年。”王文生说。而上述安徽服装进出口人士也同样表示,目前大多数客户都在观望,真正下订单的很少。
“以前我们企业对报价期限没有什么限制,而且也会考虑做远期订单,但现在长期的绝对不做了,且交易期也必须锁定。”常州对外贸易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对记者说。
常州对外贸易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价格提升已经使得不少海外客户转移了采购地点。有近一半的客户在询价后决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国家。
但面对巨大的压力,纺织及服装出口企业却显得相当无奈。“我们已经与客户商量了,希望能把美元交易改成欧元交易,但多数客户并不同意。”常州对外贸易人士说。
而安徽服装进出口公司人士则表示,一些销售好的老产品可以和客户商量相互分担压力。但由于客户方面也存在卖价压力,因此部分也不同意。“有些实在做不下去的就只好不做了。”
中国第一纺织网数据显示,各种综合不利因素已使纺织服装行业生产成本上涨了至少10%以上,但企业与客商谈判提价,最多能涨3%~5%。王文生告诉记者,目前不少小型服装纺织出口企业已经关门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