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棉花上市自始至终都处于低位运行,国家各项宏观政策的出台也并未使棉花市场回暖。前期收购市场出现的农企僵持现象目前已经不再是新棉收购市场的主要矛盾,但这并不是喜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棉花企业虽然放弃了僵持,但却选择了关门歇业,少有的参与收购的企业迫于成本压力,也把籽棉收购价格压得很低,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1.8元/斤的价格。收购渠道的不畅通直接导致各地普遍出现棉农“卖棉难”现象,安徽等地因此出现棉农群体上访问题。
“农民辛苦种棉花,成本收益落差大,汗力付之东流水,一生积蓄全赔光……”棉农自编的这首打油诗也许最能表达他们面对近来愈演愈烈的“卖棉难”现象的无奈与无助。
江西: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棉花行情看好,种棉花成了江西彭泽县棉船镇农民致富的首选。往年棉花刚采摘,当地的商贩便上门抢购 今年堆积如山的棉花却无人问津,现在棉船镇8000多户棉农为销路忧心,盼望有关部门能帮忙寻找到销路,卖个好价钱。
去年,棉花市场行情看好,每公斤棉花售价高达6.2元,不菲的价格令农民怦然心动,今年棉船镇一些村的农民纷纷将稻田改为棉田,种植棉花。然而,由于盲目种植,致使棉花价格持续走低,现在每公斤棉花5元也无人问津。棉花下跌,事出有因。首先,由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持续下降,进口棉大量到港,拉动国内棉价下滑。据了解,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今年4月份以来持续走低,目前国际市场棉花到港价每吨低于国内棉价1500多元 再者棉农每亩棉地投入化肥、农药和人工有1300元,折算之后,每公斤棉花要卖到5.2元才能保本,而当地棉花加工厂每公斤棉花5元都不收购。
面对棉花价格的低迷状态,棉农愁上眉头,棉花在农户家堆积如山,干潮不一易发生霉变,还存在火灾安全隐患,急着用钱的棉农只能亏着血本出售给棉贩。但大部分棉农还是等待观望,不愿接受过低的价格使辛勤劳动的成果付诸东流。
安徽:
安徽宿松县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棉花种植面积达30万亩以上,棉花总产超过2.8万吨,宿松县洲区是棉花种植生产主产区,有近18万群众以棉花为主要农作物,棉花生产是主要经济来源。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棉花市场严重疲软,大量棉花囤积滞销,收购价格严重下滑,致使棉农售棉已处于亏本境地。
据调查,今年棉花的生产成本上升幅度较大,物化成本138元/亩,人工成本270元/亩左右。排除减产因素,目前农民期望籽棉收购价格在3.0—3.2元/斤左右,低于2.6元/斤则无利可图,而棉花收购价格由此前的2.6元/斤下滑到2.4元/斤左右,且跌势依旧,大大低于棉农的心理预期,有的农民对地里成熟的棉花也无心摘收。棉花生产亏损已成定局,广大棉农种植收入不升反降,出现亏本种植,严重损伤了广大棉农的种植积极性。特别是宿松华阳河地区部分棉农均是去年从华阳河各分场以较高价格承包种植,一般都在20亩、30亩,多者有百把亩,大量的农活均是靠临时请人工做,因此,棉花种植成本更高,损失更为严重。
面对这一情况,广大棉农反响异常强烈,情绪十分激动,多次到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上访,虽经县政府多次做工作,但仍呈愈演愈烈之势。虽然经过当地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帮助、引导,目前群众情绪稍有缓和,但引发群体性上访的可能性还不能完全排除。
湖南:
今年,湖南省常德市棉花种植面积154万亩,比上年的142万亩增加12万亩,增幅8.5%。
“受金融危机、人民币对美元及欧元升值的影响,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欧美受阻,导致棉价及副产品价格持续下滑,这也波及到常德的棉农,棉花收购价一路下跌。”常德市供销社负责人说。
今年常德新棉开秤价2.6—2.7元/斤,较去年普降0.2元/斤,且行情一路走低。11月4日,澧县、安乡县籽棉价格已跌至2.2—2.4元/斤。到11月18日,棉花价格进一步下滑,籽棉收购价跌至2.0—1.9元/斤,最低的甚至跌至1.8元/斤。
据澧县供销社调查,今年澧县棉花单产400多斤,长势最好的棉田单产不超过450斤。按照2.4元/斤的价格和450斤的籽棉单产算账:每亩棉花收入1080元,抵减520元的直接成本后,亩均纯收入仅为560元。而去年澧县亩均纯收入可达1240元。
澧县梦溪镇棉农陆林平介绍说,他今年种了19亩棉花,仅卖了12000元,而去年只种了13亩,就卖了19800元。“除掉成本,今年一年等于白干了。”
浙江:
往年的这个时候,笔者在浙江省玉环县清港苔山塘旁总能看到当地棉农喜笑不停地采棉、晒棉。今年11月16日,笔者重新来到那里采访,只见好几个棉农将一袋袋棉花往农用车上装,但却满面愁容。
在一旁司秤的棉农金仕坤告诉笔者,他家种了50亩棉花,由于今年台风灾害少和加强科学管理,棉花亩产能收上250公斤,9月上旬开始采新棉,每公斤卖到6.4元,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棉价天天下跌,如今每公斤只有4.4元,还是卖不出去,如果继续下跌和卖不出去,他家的棉花不知放在哪里。
笔者在金仕坤家见到,除了天井里一大堆棉花在晒外,右边一间房子里堆满了棉花,而左边一间也码放着已装袋棉花。金仕坤每天雇10多个小工采棉花,一天能采到上千斤,若棉花销售呆滞,存放确实成了大问题。
据悉,玉环县二期围垦滩涂上棉花迎来一个丰收年,数千亩棉花本来给棉农带来喜悦,但价低难销却让他们高兴不起来。
山西:
眼下霜降已过,正值棉农售棉的高峰期,按理说这时应该是棉农们最高兴的时候了,然而今年的棉农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今年57岁的胡建业是运城永济市曾家营村的种棉好手,今年他家种了90亩棉花,原本想着今年棉花的品质好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雇人从地里摘回棉花后,至今仍然放在家里无人收购。胡建业说,在他们村每户棉农家里都可以看到房前屋后、房里屋外,只要是有空地的地方都堆满了收回的棉花。
那么,这么好的棉花为什么卖不出去呢?胡建业说,今年棉花的收购价基本上在1.8元/斤上下,而今年种一亩棉花需要包地费430元、肥料费50元、塑料布40元、浇地费200元、农药费100元、摘花的人工费需要200元,这样一亩地下来共需要1000多元钱的费用,按一亩地产400斤棉花和收购价每斤1.8元来计算,每亩的收入是800元钱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每亩地棉农损失近200元,而现在因为收购商担心收购的价格还会下降,就是1.8元的价格也很少有人来收购,因此棉农只好把棉花囤放在家里。
除了眼瞅着成千上万的棉花堆放在家里无法出售而发愁外,随着天气的转冷,许多村民开始在家里生火做饭,因此安全隐患也成为大家共同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据了解,永济是运城乃至山西的产棉大市,种棉面积有50多万亩,占运城产棉面积的1/3,但是和胡建业一样,今年的永济棉农有近80%的棉花仍然存放在家里,面临着存售两难的尴尬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