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农八师一四七团捷报频传。截至10月29日,农八师一四七团今年种植的棉花籽棉总产首次突破五万吨大关,比去年净增七千吨,已加工皮棉1.3万吨,一举实现了这个团棉花生产历史性的突破。该团团长冯绍斌高兴地说,“是科技和党的好政策给十户滩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提高棉花单产,实现籽棉总产五万吨”一直是一四七团两万名干部职工多年来的心愿,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奋斗目标一直未能实现。2004年以前团场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连年亏损的局面,全团籽棉总产只有2万吨,单产平均在230公斤以下。为此新一届的团党委一班人痛定思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带领全团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加大了对农业和非农业单位的改革力度,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办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承包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团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发展步伐,团场提出了“科技兴团、科技富民”的口号,在全团18个农业连队大兴“科技之冬”活动,对全团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团生产部门专门编印了上千本棉花栽培模式技术手册,分发到广大棉农手中,团广播电视站在有线电视、调频广播中开办了棉花高产专题讲座,团场涌现了一批推广运用科学技术的骨干。
从2005年开始,团场种植的十万亩棉花大力实施推广了高密度栽培、测土施肥、膜上点播、精量播种、膜下节水滴灌、机械采棉等六大精准农业示范技术,团场在棉花栽培上做到“矮、密、早”和“降高度、增密度、抓匀度、争齐度”。为了使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成强大的生产力,一四七团在全团各农业单位广泛开展了棉花丰产攻关活动,并制定了具体的攻关指标、攻关措施和奖励办法。各连队层层建立丰产攻关小组,团领导都有生产指挥田和高标准科技样板田,连队领导有科技示范田,植棉能手有科技高产田。与此同时,全团干部职工和承包户向精耕细作要产量,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努力提高常规技术措施的到位率,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2005年—2008年,一四七团通过招商引资4000万元引进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全国首家机采棉采摘智能加工一体化生产线,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棉花加工的生产效率和加工能力,实现了团场棉花生产加工效益的最大化。
今年初,一四七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兵团六次党代会精神,团场职工土地承包100%实行了全费自理。对承包资金缺乏的农户,实行“五户联保”、小额贷款解决;在生产资料供应上,大宗农资团场统一采购,确保质量。并且“一票到户”,以市场价或低于市场的价格供应给农户。团场在2007年减免承包费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降低亩均承包费,使职工种地实现了“零”负担,充分调动了职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团场提出了确保籽棉总产5万吨,力争5.5万吨的奋斗目标,虽然遭受了春季低温、多雨、沙尘暴、冷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全团干部职工认真按照团场各项技术管理要求,坚持阶段推进、目标考核、精耕细作,确保了全团棉花稳健生长。为把丰收的棉花全部拾回来,一四七团又及时出台了招收和引进拾花工的优惠政策,先后从宁夏、甘肃、四川等地共接回拾花工7000多名,并投入30多万元用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拾花劳动竞赛,大大加快了全团的拾花进度。为充分调动了职工交售新棉积极性和质量意识,“三秋”一开始,团场就制定了优惠的籽棉收购政策,从棉花“四分”、杜绝“三丝”、水分不超标等方面建立奖罚制度。与此同时,一四七团还组织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下到连队帮助职工及时解决棉花采收和交售产品中的困难,确保了全团籽棉采收和交售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该团共种植机采棉7.5万亩,占全团棉花种植面积的70%。从9月25日开始,团场从石河子贵州平水机械责任有限公司购买和租用了23台国产“平水”牌采棉机全面投入机采工作,每台采棉机平均日采摘棉花150亩-170亩,一次性采净率达到95%以上。截止目前,一四七团已全面完成了机采棉的采收工作,累计机采总量2.2万吨。目前全团加工的1.3万吨皮棉,经过石河子棉麻公司检验,全部达到优质标准。四年来,一四七团棉花总产从2004年的2万吨、2005年的3..6万吨、2006年的3.9万吨、2007年的4.3万吨到今年的5万吨,四年迈了四大步,终于实现了十户滩人棉花强团、科技富民、脱贫致富的梦想!
目前一四七团各基层单位正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再鼓干劲,进一步抓好清花腾地和秋季备耕各项工作,为明年农业生产再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