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1日,绍兴县柯桥小镇上,绍兴轻纺市场开业了。在当天冷清场面中开始的这一事件,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乎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改变了绍兴县纺织乃至这一区域的整体命运。
1988年10月1日,绍兴县柯桥小镇上,绍兴轻纺市场开业了。不过当天场面冷清,一位主事者在市场转了一圈,发现那里存放的多是乡镇企业的积压布。
19年过去了。在柯北——当年柯桥小镇的乡野之地,穿行于成群的摩天大楼间,你会碰到大量的老外,此地驻扎着来自加拿大、土耳其、韩国、荷兰等国50多家境外机构。
柯北国际贸易区,属于今天中国轻纺城的一部分。中国轻纺城正由1988年那个冷清的轻纺市场演变而来。
“轻纺城是柯桥城市的立城之本,轻纺产业的立业之本,经济强县的立县之本。”这是绍兴县主要领导对其的评价。“全国十强县”、“纺织之城”……诸多对绍兴县经济奇迹的称号,均可追溯到当年古运河畔的那幢建筑。
轻纺城往事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绍兴县柯桥、华舍等地已是一片织机声。1978年以后,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绍兴县开始工业化过程。人们管织布叫“跳迪斯科”,即生产大量涤丝面料。
在短缺经济背景下,从田地上解放出来的绍兴县农民,组成一支上万人的供销队伍,出入全国各地的商场、布店。一直到1985年前,这种薄利多销的小生意普遍红火。
外出销售或上门采购,在当时并不方便的贸易往来中,使柯桥——这个当年绍兴物资运输的重要中转站,引来一些路边设摊者,并自发形成了一条布街。这也是后来中国轻纺城最初的雏形。
1986年,随国内商品流通领域的渐次放开,人们因势利导,在这条民间形成的布街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棚户式交易市场。而在当年,广东、江苏等地的纺织产业兴起。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跳迪斯科”的绍兴县,产品销路遇阻。
广泛发生的“三角债”资金回收难,使企业日子难过。外地的很多批发站、供应站,成了绍兴布的积压仓库。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设备落后、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1986年,新生的绍兴县纺织工业面临危机。
怎么办?绍兴县委、县政府在1987年的人代会上决定,建设轻纺专业市场。当时做这件事的意图很简单,采取前店后厂形式,集散各地原料,赶快把布卖掉。
但大量企业却不肯进入市场。绍兴县的各个工商所为此领到了几十间商铺的推销任务。开业之初,不少乡镇企业把市场当仓库,堆放退回来的积压布。
1989年下半年,一批温州人来到轻纺市场,随后进场的还有四川、江苏等地商户。这是绍兴县向全国招商的结果。个体户犹如几条鲶鱼,搅动起市场活力,他们让全国各地的布匹“新面孔”在这里汇聚闪亮。
轻纺市场刚好起来的形势,在1990年全国流通领域治理整顿中,差点夭折。一些绍兴县纺织企业向县里提意见,说这个市场再办下去,他们就要关门大吉了。
在一片争论声中,1990年时任省长的沈祖伦来到轻纺市场。走走看看两天后,省长说了两句话:轻纺市场不是办得不好,而是好得很;市场不但不能关门,而要利用最好机遇,加快发展成全国性市场。
1990年下半年,绍兴县征地5万平方米,建设市场东交易区。1992年,小平“南巡”的春风吹遍全国。当年,绍兴县对东交易区186间商铺的6年使用权进行拍卖。一间18平方米的商铺,起拍价9万,在经过39轮的举牌后,最终被一福建商人以25.5万元的价格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