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的成长———品牌培育的“十年之路”
十年可以做多少事情?服装名镇虎门,用十年时间培育了一个中国名牌“以纯”。
1996年,郭东林从广东番禺赶到虎门参加第一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第一次亲身感受了虎门服装交易的繁荣。 回去之后,他作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定———把自己的服装“小作坊”东越制衣厂搬到虎门。
一家只有20多台缝纫机、40名工人的小作坊落户虎门,即使在10年前,也不会引人关注。直到1999年第四届服交会的时候,郭东林一口气租下了10个展位,“我们才发现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东越这家企业。”一手打造服交会品牌的时任虎门镇长钟淦泉回忆说。
这当然有些夸张。事实上,郭东林每年都参加服交会。“每年参加完服交会,工人至少要翻一倍。”郭东林说。当时的东越和大部分虎门服装企业一样,以做批发为主,每年一届的服交会都能接到大量的订单。
除此之外,就靠在富民服装交易市场上等待全国各地的批发商前来进货。“我们有两个17平方米的档口,生意非常红火,在富民已经是非常有名了。”但是,1999年下半年,郭东林又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东越撤出富民服装交易市场。在当时虎门服装批发一派红火的情况下,作出这样的决定实在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以前每一届服交会,我们都是想方设法多谈一些订单。1999年那一届,我们一张订单都没接。”郭东林其实早有打算,那一年,他第一次租10个展位替“以纯”做了形象宣传,“我们决定走专卖路线。”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和企业规模的发展,郭东林发现再采用以前的批发方式经营,已不适应当时的形势。于是他果断地作出决定: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走品牌专卖之路,打造出含金量更高的“以纯”品牌,提高“以纯”品牌的文化档次和品位。
而就在这个时候,钟淦泉正在为虎门服装的前途犯愁。每年一届的服交会虽然越来越热闹,成交金额也越来越大,但是那不是钟淦泉真正想要的。
“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牌子,刚开始几届从香港请来的一些品牌企业也不来了。”钟淦泉回忆说,“你想想,我在这里展示自己的品牌,旁边那个展位就是一个杂牌的批发商,像个农贸市场,谁还愿意来啊?”
让钟淦泉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的是他在巴黎的一次经历。那年钟淦泉去巴黎考察,自己跑去逛街,先进了一家车展厅,看到最新款奔驰,他挺感兴趣,仔细地看了价格。随后又进了一家晚礼服店,发现那里面一套晚礼服的价格居然比最新款的奔驰还要贵。
“我当时就想:虎门有一天也要生产出比奔驰还贵的衣服!”钟淦泉回来后就开始琢磨怎样鼓励服装企业创品牌。
郭东林和钟淦泉不谋而合。
很快,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里,“以纯”服装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量批发市场的客户成了“以纯”第一批专卖店的特许加盟商。“因为他们对‘以纯’有信心。”这也形成一个奇怪的现象————代表南派服装的“以纯”,其营销网络最发达的居然是东北,而在南方甚至广东,“以纯”的专卖店至今都不是很多。
与此同时,郭东林成立了三个设计室,聘用了150多个设计师,建立了现代化的质检中心,并且引进了织布、漂染等上游工序配合自己的研发。“每年我们的研发投入要占到销售收入的10%.”郭东林告诉记者,每季开发新品,他们都会提前半年派设计师到欧洲市场去采风,收集国际流行的色彩、面料等流行信息。
2004年,“以纯”被评为广东名牌;2005年,“以纯”荣获中国名牌称号————这是虎门服装第一个全国名牌。广东省、东莞市和虎门镇三级政府分别奖励“以纯”10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
虽然离钟淦泉“生产比奔驰还贵的衣服”的理想还很遥远,但是“以纯”在短短几年内的成长,无疑让虎门有了更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