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寺巷镇一所小学的女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五年级有一位小女孩,父母都在外打工,面对孤独,她选择了快乐;面对逆境,她选择了坚强。性格坚毅的她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很多家务,从不和别的孩子攀比,不乱花一分钱。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一点没有放松对自己学习的要求,各门功课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虽然自己家里很穷,她却经常资助比她更困难者,带头为班里面临辍学的同学捐款,主动帮助后进生补习功课。
不少老师说,某些专家一提到留守儿童,就把他们与性格孤僻、自闭自卑画上等号,甚至有人危言耸听地说,几乎没有一个留守儿童没有心理问题。其实,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留守儿童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地拿留守儿童说事,他们不仅要忍受家庭的分离,还要忍受邻居、同学“另类化”的眼光,这些都会使他们内心深处埋下不良的种子。
一位年轻女老师很是不解地说,前些天,有记者到他们那里,采访学校是如何关爱留守子女的。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记者想出了各种办法“引导”留守子女,让他们说出自己与其他小孩有什么不同。然而,任凭这位记者怎样诱导,一位留守孩子总也进入不了“角色”。孩子如实地说,他并没有感觉到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老师更没有另眼相待他,老师对他们都很好,他也很开心。
像这样硬给留守子女贴标签的事例并不少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的一位女老师认为,留守儿童其实古已有之,像家长中一方或两方在外工作,都算得上是留守儿童,只是以前没有进行这样的细分而已。她觉得,不应不分场合地给这些孩子贴上标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赵容助认为,就研究工作者来说,可以对儿童有很多种类别的细分,但现实生活中最好不要分。一旦贴上标签,一些孩子会自然不自然地往上面去靠,甚至努力使自己变成那一种类别的人,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因此,日常教育应该最大限度地淡化孩子们的类别,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他们应该有的快乐。他说,留守儿童问题严重,教育工作者值得反思,用“另类化”的眼光看待这些孩子万万要不得。如果出现有少数孩子游离于班集体之外,老师必须把他们“拉”回来。当然,这个“拉”的过程,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现在看来,关键是不把这些孩子孤立开来,热情鼓励他们更自立,更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