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我是农膜推广的先进分子,现在回头想想,我真是个罪人。因为‘白色污染’已经使棉花减产20%。”在本届新疆青年学术年会论坛上,昌吉州农机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李继红面对越来越多的农用地膜犯起了愁。
他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地膜技术迅速推广,如今,新疆的地膜栽培作物已经占到了播种总面积的近45%。新疆已成为生产中地膜栽培面积最大的省区,农作物产量提升,农民因此得利不少。但地膜可能100年之内在土壤里都分解不了。土壤中的地膜达到一定量,农产品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目前光棉花这块,地膜已使其减产20%。在土层中他还发现了上世纪80年代铺设的地膜。
目前,新疆农用残膜专业回收机器只有200台,而地膜的铺设面积已经达到了1700多万亩,回收需要大量的人力,但回收的废棉膜没有地方可出售,农民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棉膜越来越薄,回收时易断裂,回收难度很大。李继红建议政府出台关于农田残膜综合治理方面的条例或规定,为回收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