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一、造成学生自卑心理的因素
自卑就是自我评价过低,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一种推动平衡的行为状态。造成学生自卑心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 学龄前儿童不知道什么是自卑,因为还没有产生自我意识,不知道评价自我。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形成,然而自我意识的成熟有一个过程,不成熟的表现就是过高或过低地要求自我。过高地要求自己,但在现实中又达不到要求的标准,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的人之所以瞧不起自己,是主观评价标准太高的缘故。
2、消极的自我暗示 当学生遇到一种新情况时,如果经常产生“我难以应付”的消极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心理紧张,束缚自己手脚,能力不能正常发挥,而导致失败。这种结果又成为一种反馈,印证了自己的无能,这样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使学生心理蒙上了自卑的阴影。
3、生活中的挫折 自卑感强的人往往是有过某一特别的经历,有过心理创伤。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会经历各种挫折,如遭受打击、好教育与好人生学习、工作屡遭失败等。挫折会使学生有各种反应,有的学生从挫折中经受锻炼,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的学生则会变得消沉、冷漠;有的学生对微小的挫折也难以忍受,这就很容易产生自卑。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造成自卑的因素越来越多,学生必将面对的考试、面试、比赛都是一个个自信与自卑较量的场合。
4、生理上的因素 相貌、体形、体力、身体功能方面的缺陷常常使一些学生感到见不得人,低人一等,因而陷于自卑。自卑心理不仅阻碍学生的进步,还会影响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看法,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走向生活的反面。
二、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1、正面鼓励法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特别需要尊重,教师不要随意批评、训斥自卑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的心理。
例如:有自卑心理倾向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即使没有答对,也要鼓励地说:“你能积极举手发言,有勇气,很不错,我非常佩服!”或者说:“你的答案已经接近正确答案了,我相信下次你一定能答对!”
这样的对待有自卑心理倾向的学生,不仅让他们从事情中受到了教育,也帮助他们树立了克服自卑心理的自信心。
2、发现优点法 学生并不缺少优点,而缺少的是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要善于发现有自卑心理倾向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加以肯定、鼓励。有些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他们自学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有的学生太贪玩,但体育特棒;有的学生默默无言,但关心集体的每一件事……
3、提供机会法 有自卑心理倾向的学生,更渴望有展现自己长处的机会,教师要多提供机会给他们。比如:针对字写得不错的,可举办书法比赛;针对体育好的,组织小运动会;针对有一技之长的,可搞才艺展示……总之,尽量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让每个学生在赞扬声中获得自信,克服自卑。
三、让学生真正自信起来
人的自信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技术自信:是由于在某些技术或技能方面水平较高而建立起来的,但离开了这个特定的领域,这种自信心就会大打折扣。另一层次是人格自信:是对自己整体的积极评价,这种自信是稳定、全面的,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时的成败而大起大落。这是人的整体自信,而不是就某件事的具体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