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纵看国际缝制机械发展历史,每一次强国霸主“交椅”的更迭,每一次产业格局的斗转星移,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产业转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今天,在中国缝机强国战略筹划帷幄之际,记者对话行业知名专家雷杰,以他近五十年的缝制机械行业从业经验,浅谈世界缝机强国之路的变迁。
Q:在世界缝机产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闪耀过哪些称霸一时的强国?
A: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风起云涌,1851年,世界上第一台全部有金属材料制成的锁式线迹缝纫机在胜家问世,这标志着机器缝纫代替手工缝纫由此开端。此后的一百余年之中,缝纫机在美国、欧洲迅速兴起。欧美开启了缝纫机产业长达百余年的垄断的历史,也铸就了其成为第一批强国的牢固基础。
当时光来到20世纪50年代,缝制机械产业在以日本为代表的西太平洋地区开始萌芽发展。那时的日本抓住世界纺织、服装业向亚洲转移的机遇后,依靠战后大量军工企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迅速建立起缝纫机产业的技术、零件配套体系,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以低于欧美国家一半或三分之一的价格,与欧美国家产品进行竞争。
日本的缝纫机产品,以低劳动成本的优势,形成了低价格优势,迅速代替欧美产品。到上世纪70年代,在经过近100余年的垄断后,欧美缝制机械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企业纷纷开始调整、转产、甚至关闭。至此,日本终于登上了世界缝机霸主的位置。
Q:第二次产业转移是在什么和背景下发生的?两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否相同?
A: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缝制机械行业进行了新一轮的更深层次的重组和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日本和欧美国家因急剧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导致了缝制机械产品的价格上扬,严重威胁了日本和欧美国家缝制机械产业的发展。于是,世界缝纫机产业进行第二次区域性大转移——向中国大陆转移。
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缝纫机产业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到本世纪初,基本完成了第二次转移。缝纫机产业被高度集中到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缝纫机产品生产、销售名副其实的大国。国外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先后完成了向中国转移工作。而且,这个时期在美国的友宁公司被重机收购;在欧洲发生了意大利南奇公司、利满地公司的破产倒闭;德国杜可普公司、阿得勒公司重组,百福公司反复出现破产保护和转让等欧美企业退出缝纫机产业的事件。
通过欧美转移日本,欧美、日本转移中国的两次产业转移比较,内外因基本相同:外部受世界纺织、服装业转移的大环境影响,内因则是转移地急剧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与承接地低廉的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