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之路崎岖
让一家位于山东青岛的大型民营企业“腾笼换鸟”,到西部去投资办厂,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为计划单列市的滨海城市具备了各种内陆地区无法企及的投资优势,更便利的交通、更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及不断改进的国际化都是企业难舍之处。
“曾经有企业进行过探索性的产业转移,目标是西南重镇重庆,但是在具体落实初期便搁浅。”一位青岛下属县级市负责招商的官员透露。目前在其所属的区域中,并未有企业表达类似的意向。因为此处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为食品加工,且多为外向出口型企业。沿海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使其他仅具有劳动成本优势的西部内陆城市无法企及。
据了解,曾有纺织品加工企业欲将生产基地搬迁到重庆下辖地域。但是由于当地缺乏一些具体的投资环境,此项目便逐步消融在时间的流逝中。“我听说有企业到中西部投资建厂之后,当地一些县长官员的岳父过生日,都要被请去掏红包,致使隐性成本增大。长此以往,一些企业的经营精力不得不被这些事情所分散,最后不得不将企业再迁回原籍。”
成本决定转移
归根到底,决定企业走向的还是成本高低。
本次国家出台的《意见》明确提出,为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例如,对中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对投资中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规定免征关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几点,分别是出自《意见》细节中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和投资政策等若干支持条例。这已经表明中国政府引导产业转移及承接的举措,已经从部分行业、部分地区,扩大至整个中西部。
这些吸引力原本应该能够使得企业热情高涨地逐鹿中西部。但是,中西部的另外一些投资硬件却未能跟上。
一位浙江温州的服装企业负责人说:“比如我把企业搬到湖北的某个市,虽然那里工人工资比较低,但是交通运输条件比较差,很多都是山路。原料进不来,成品出不去。”
在这位企业主的眼中,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亦落后于东部沿海。加之地域文化差异、配套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基础等问题同样与东部沿海存在明显差距,让这位老板并不乐意西迁。同时,另一个问题便由此产生:搬迁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相当可观,目前并没有政府推出政策进行补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表示,中西部地区虽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却很容易被高昂的运输和交易成本以及较差的投资环境所抵消。“交易成本不仅仅是税费这些显性的成本,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以及在对待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的政策明显差异,也是十分高昂的交易成本。”
鸟愿飞笼亦难换
“产业难转移,腾笼难换鸟”的尴尬不仅在于企业,当地政府亦属阻碍。
在《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基本原则的第一点便是“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地方政府优势并不愿意地盘上的企业远赴西部。
一家企业在一个地域,即便创造GDP的能力并不凸显,也能为当地就业率提升做出贡献。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政府的挽留心态更彰显。有时,为了留住一家企业,政府会实行“一企一策”的方法,让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当地企业继续立足当地。
长期观察产业转移领域的观察家海风分析说:“当地政府不愿意让本地企业离开,基本上有些有想法的企业去和政府谈一次便会被骂一次。”目前的状态基本是,政策不想让企业走,除非招到更需要的项目。但是现在各地争抢项目如此激烈,自己看重的项目基本都拿不到。
另据了解,虽有一些项目希望到沿海城市发展,却不被政府看好。随着环保指标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下,中西部的政府也学会了挑剔。
地方官员更加偏好大型国企,甚至全球500强。而高新技术、新能源之类充满噱头的项目亦为政府所夹道欢迎。因为此类领域符合国家下一步经济发展的要求。
于是,很多沿海地区政府的心态被总结为:“要腾笼,先看换哪种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企业对产业转移的考虑不仅仅局限于人力资源成本等单一方面。更多是考量一个地域的立体条件。东部城市若是想留住本地企业,那么就必然会在政府服务以及配套机制上进行改良。”他说,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亦是好事,因为这激发了政府提高自身决策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条件。只要避免恶性竞争,东西部政府与不同企业之间必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