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近日,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三次会议日前在福建省龙岩市召开。会上,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非对制鞋业要密切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制鞋业要密切关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资源短缺、外资零售业的进入等问题。
人民币升值加速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突破了7.80比1的心理价位,与兑换港币的汇率也突破了1比1的心理价位。人民币汇率有如此强势的表现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尽管市场已经对人民币升值形成共识,但升值速度如此之快也确实让人备感意外。目前,人民币升值对于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企业来说影响还不大,2%的升值制鞋业还是可以调整过来的,但假如人民币持续上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工人工资增加,许多中小型的出口鞋企或许会支撑不住。因此建议鞋企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来避免短期的订单风险,或者是加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的比例。目前,制鞋业的产品中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仍然较少,企业应该逐步实现由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品牌输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鞋企在出口时才能保证有利的地位。
劳动力资源匮乏
劳动力不足是制鞋业存在的普遍问题。随着劳动力资源的紧张,各企业展开了劳动力资源争夺战,甚至发生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争夺劳动力资源。如石狮劳动部门就到云南曲靖市、青海海东地区、贵州黔西南州去招工。劳动力充足是鞋企正常运营的保证,近年来频频传来鞋企遭遇“用工荒”。归根究底,鞋企的诚信问题是关键。部分中小鞋企用工制度不规范,不注重企业文化,工作时间长,福利待遇低,拖欠工资等,使得许多外来务工者望而却步。因此,鞋企对此作出检讨,积极改正。鞋企应注重自身品牌效益的建设,提高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优化管理制度,从而使企业文化深入心。长此以往,鞋企将不再有“招工难”“用工荒”的现象出现。
外资零售业竞争
由于国内内需日渐增长,外资企业似乎对中国的零售业市场寄予了更多希望。全球最知名的西班牙服饰品牌ZARA、瑞典最大的服装连锁经营商H&M、日本著名的休闲服装品牌优衣库都将陆续进驻中国。而全球最大的美国服装企业GAP更是首开“金口”,称将于2010年在中国开设首家直营店铺。面对外资时装的大举压境,中国鞋业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折点,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部分鞋企借鉴国际上流行的大点运转模式 ,将旗下各类产品集中展示,既可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又可丰富店面形象,而且有助于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知名度与美誉度。集成销售模式被业界认为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鞋业品牌终端销售的最佳模式。
此外,面对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未来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制鞋业还需要密切关注城市化建设、石油价格、外资零售业的进入、物流业的建设等问题,只有不断地关注市场动态,适应国家规章制度,鞋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