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投诉:
我们通过电视和网络,在外地加盟了“品牌服装”,付款订货之后回到重庆,接货时却发现和当初看到的服装不一样,而且“一折进货价”的承诺也没有兑现,这才发现合同没有约定———合川区义乌小商品市场数十家经营童装的商家近日向本报反映。
广告:
“一个月回本,两个月赚钱”
40岁的孟贤均是合川区龙市镇人,和老公长期在外打工,手里有了点积蓄,两人商量后决定在新开张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租一个铺子,做童装生意。由于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孟贤均想到了加盟。
孟贤均介绍,两个月前,她在电视上看见一家童装经销商的加盟广告,“加盟店遍布全国各地”、“一个月回本,两个月赚钱”、“曾经挽救无数贫困家庭……”这些词让她很感兴趣,便拨打了招商热线。
“一听说我想加盟,他们很热情地介绍他们的加盟模式等,还极力邀请我到公司总部考察。”
9月17日,孟贤均坐上了开往武汉的火车,来到这家童装的总部。展厅中陈列的童装的确像电视上介绍的那样,既漂亮,有很有档次。“他们还说进货价是一折,我就更感兴趣了。”
孟贤均当即签订加盟合同,选定了服装,并将1.9万元货款打到对方账号,随后返回重庆。
现实:
货到才知“眼见不为实”
9月27日,包裹终于来了。
“当时我就傻眼了———款式过时,颜色不好,和展示厅里的衣服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下一个地下。”孟贤均说,她按照吊牌价计算了一下货款,总共1.9万元。“如果按一折发货,对方应该发吊牌总价19万元的货物给我。”
失望的孟贤均打算放弃合作,希望退钱退货,遭到总部拒绝,“我现在才反应过来,合同上根本没有约定按吊牌价一折发货,更没有约定服装质地、品质。”
“这些市场价才几十块一件的衣服,我进货价就花了200~300元一件,这可怎么卖?!”孟贤均的心情失落到极点。
市场:
类似经历有20余家
无独有偶,就在合川区义乌小商品市场里,加盟该品牌的有三户,另外还有二十余户加盟其他品牌的,他们的遭遇和孟贤均一模一样。
“一旦与他们取得联系,相关人员就会抛出很多诱惑,极力劝说我们到公司本部考察。考察时看到的货,既便宜又漂亮,让你心动得马上就要付钱签合同,但是之后寄来的货却和当初看到的不一样;进货价也不是当初承诺的一折。”另一商户刘成志证实。
记者统计,该市场有类似经历的商户共23家,涉及金额数十万元。
暗访:
得知记者身份立即改口
昨日下午,记者以欲加盟为由,拨通这家童装公司的电话。
一位自称张经理的男子,很热情地介绍经营模式等,表示可以按吊牌价的一折进货,并热情地邀请记者到总部去考察。这和小商贩们的投诉一致。
当记者亮明身份,并表示有人发现货物和承诺不一样时,张经理立马改口:“我们公司是正规的,当初他们看的货就是这些,我们没有承诺过所有货物的进货价都是一折。”
随后,张经理以马上要开会为由,挂断记者的电话。当记者用同一个电话再拨打时,对方不再接听。
记者又拨打了类似的一些童装公司电话,均得到类似的答复。
初涉商圈要当心
记者调查发现,自称上当的这二十几个商户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初涉商圈。
35岁的杨萍家住合川苏家街,高中毕业后打临工,也做过服装销售员。“我以为自己比较了解这个行业,结果只会销售,没摸透背后这些东西。”杨萍说,她打工存的几万元,这一次全赔进去了,“收回成本已经不可能。”
40岁的邓力,以前和妻子做餐饮,有过加盟经历,“以前觉得加盟很不错,这一次就没有注意,签合同也没认真看。”
彭平、刘成志、唐元琼等人均表示,签订合同时被对方天花乱坠的描绘“迷了心窍”,导致索赔遇到难题。
工商给他们“挑刺”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费者咨询投诉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二十几位商贩在加盟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看到加盟广告时,不能轻信,先得对这个品牌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包括到工商局查询其是否合法,询问当地的加盟店,亲自到店里考察。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其品牌名加“骗人”两个字,查看是否有人在网上发帖揭发对方行骗。
其次,如果进货,最好是当场付款提货。如果需要打款发货,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书面约定商品的质地、款式、进货价格等,不能轻信对方的口头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