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大赛作品评选现场
|
【中国童装网】生意社6月22日讯 “自今年3月份启动以来,已经获得了包括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在内的多所专业院校,以及山东如意、江苏丹毛等企业的积极反馈,预计作品征集将在6、7月间形成井喷”,这是记者从2009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主办方得到的消息,看来虽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选手的参赛热情并未受到太多影响。
自1999年首次举行,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已经走过10年,从最初的寥寥几百人到近几年参赛人数持续达2000人左右,大赛以其专业性及创新性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行业发掘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纺织设计人才,“创新,是惟一的通行证,这一点,是大赛10年来不变的宗旨”,大赛主办方一位资深人士如是说。
创新 金融危机下的“机”
在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对行业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做了明确指示,其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是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
事实上,“唯有创新才有出路”早已是行业共识,这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尤为明显。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贸易代表处驻中国首席代表赖世平在讲述意大利纺织业2009年该如何平稳度过经济危机时亦指出,意大利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力并不是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上,而是体现在纺织品的高质量与创新设计上。这种优势是对抗经济危机的有力武器,也是令意大利纺织业早日走出危机的必要保证。
而对于许多“温水蛙”一般的国内纺织企业而言,恰恰是这次金融危机给了他们以快速转型的勇气,让他们学会摆脱浮躁心态,开始静下心来思考“中国制造”的未来和新出路,脚踏实地完成自身的转型与升级。而在此过程中,发掘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纺织设计人才,显然是重中之重。这对于大赛的参与者——致力于创新的纺织设计人才而言,无疑也是利好消息。
人才 把“根”留住
纺织产业要进步,有很多因素,其中设计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设计贯穿整个产业的始终。但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总从业人数达1960万人,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14%。但其中从事面料设计工作的人员仅占纺织服装行业总从业人数的1.5%,创意大师、设计精英等高层次人才则更为稀缺。
“面料设计很有前途。很多学生愿意做服装设计师,因为服装设计师头上已经有了光环。我做了多年的男装设计,深感面料设计的重要性,因为男装设计款式、花样变化较少,80%取决于面料。”这是一位大赛资深评委的感慨。其实不惟面料设计,作为历史最为久远、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设计应用,纺织品花样设计亦是如此。然而与此相悖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每年纺织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中仅有2-3成留在本行业。
对此,大赛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挖掘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纺织设计人才,是中国纺织行业未来的核心动力。而设计大赛作为专业设计人才的“练兵场”,自举办之日起,就一直把发掘人才、培养人才作为重要使命。
“记得当年小不拉子的我也曾夹带着我们北毛的产品到东直门外的纺织品信息中心去交稿,同时交进去的还有一份作为设计师的光荣梦想”,这是曾经的大赛选手,现在的欧图国际面料开发经理王歆的感言。曾参加过1999年和2000年大赛,并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的吴训信,现在则已经成为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教师。10年发展,设计大赛在行业内留下了一道令人尊敬的足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在行业内收获了厚厚的积累。
大赛 让梦想落地
“设计大赛就是做飞机稿”,这是很多设计师及院校学生对创意类比赛的解读,但恰恰相反的是,Fabrics China——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从诞生之日起,就倡导将创意、设计、时尚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理念,鼓励纺织企业和设计人员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面料和花样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有效、快速地完成研发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面料的创意也好,创新也罢,都必须和市场相结合,否则永远停留在虚幻的概念上。”斋藤光雄,大赛评委之一,七匹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服装设计总监,曾这样向媒体阐释他的面料“创新观”。事实上,“市场性”已经成为大赛对参赛作品的四大评选标准之一,去年大赛的评委中就有1/3是面料采购商、服装设计师,他们中持有上述“创新观”的不在少数。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大赛的作品已经呈现出将创新与市场完美结合的喜人势头,“一位国际服装面料采购商在一边做评委的同时,一边已迫不及待地选定了100多款面料作为他2009年的采购对象”,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表示,期待今年的参赛作品,不论是新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采用,还是花型、印花等方面的创意构思,都紧紧抓住市场的需求,从市场中寻求更多灵感。
据悉,今年大赛的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在国内外重要展会(interTEXTILE北京、上海,时尚创意空间、Texworld巴黎等)中展示推广。此外,凡是大赛获奖选手,都有机会申请和晋升为相应级别的“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该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是对从业者高度的认可和肯定。大赛也将通过论坛、网站,媒体宣传,搭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沟通平台,为参赛选手搭建起与企业对接的平台,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