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到人就会躲起来。”“宝宝超害羞,别人问话,就会立刻躲到妈妈身后。”如果您家里的宝宝太过安静,家长可先检视自己的教养态度,是不是保护过度啦!如果不是,那么不妨透过适当地引导,逐步训练孩子成为不怕生的活泼宝宝。
“瞧!别人家的宝宝都蹦蹦跳跳、吱吱喳喳的,小明怎么都静静的一个人待在旁边不说话?会不会有问题呢?”
孩子的一举一动常会牵动父母的心思,当孩子太好动,一刻都静不下来,家长就得烦恼孩子是不是过动?但相反地,当孩子不爱说话,太好静,父母又得担心他是不是生病了?
其实不论孩子太过好动或是太过好静,只要生理上没有问题,都是可以透过家长的小技巧来调整喔!不过,为了避免因为过动或过静而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本期将先就过静宝宝的games作介绍,家长可得赶紧来偷师,看看老师有什么小撇步,可以改善孩子个性上的小缺点,让宝宝能立足于繁复、多变的社会。
我的宝宝太安静了吗?
中国的父母比较喜欢安静的小孩,总认为这样的孩子比较乖巧、比较好带,因此多半不会觉得宝宝太过安静会有什么大问题。因此,多半要等孩子上了幼儿园,与同侪相较之后才会发现,
「我的宝宝好象有点太过安静了,似乎少了点竞争力,应该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而除了与其它小朋友比较之外,家长该如何评断宝宝是否太过安静了呢?欧缇斯特职能治疗所特约职能治疗师罗慧珊老师指出,妈咪可藉由小朋友的动作能力、使用词汇的能力、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等来进行初浅的评估。
* 同年龄的小朋友相比较,孩子的动作较不灵活,常跌倒或是该有的动作技巧未发展出来,如:活动量较低、常常感觉懒懒的,没力气。
* 与同年龄的小朋友相比较,孩子说话较不清晰、会的词汇较少,或是其它小朋友己经会使用5~6个字的句子时,孩子却还只会单字。
* 孩子的反应老是慢半拍,对于外在刺激的反应也较慢,或者是对喜欢及厌恶没有明显的感觉,不会主动伸手拿有兴趣的东西,且缺乏生动、丰富的表情,就算用玩具引诱孩子也没有明显的反应。
* 孩子无法专心、认知能力有问题,眼睛注视能力差,无法一直专注地注视喜好的东西,也无法与人互动,接收讯息的能力有问题。
静宝宝 成长3问题
孩子那么害羞,会不会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将来就业会不会四处碰壁?宝宝不太爱说话,会不会有毛病?家长别杞人忧天啦!罗慧珊老师认为,一般孩子会出现问题的部分大多集中在人际关系上,只要透过反复练习就可以改善啰!
Q1.较安静的孩子与人对话的机率相对较少,因此,这类的孩子在语言的发展可能就会比较慢,也就是说可以使用的词汇会显得较少。
Q2.通常比较安静的孩子也有可能是感觉统合有问题,因此动作发展会较不协调,大小肌肉的张力也有可能较低,平衡感也可能较差,因而造成其不大爱活动。
Q3.当孩子的语言能力及认知发展较差时,可能会无法用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在肢体语言上出现较不适当的行为,另外,可能在与同侪的社会默契会显得较差,而遭同侪误会,甚至是排挤。
创造学习机会 搞定安静宝宝
孩子从小就显得较其它同侪安静,老是无法融入团体中,该怎么办呢?罗慧珊老师表示,如果孩子天生就显得较退缩,或是喜好静态的活动、不擅与人交际,那么就表示他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环境的变动,建议家长不妨带着他一起参与团体活动、逐步适应环境,从建立安全感及信任感着手。
技巧1:找机会开口当宝宝的语言发展明显较落后时,妈咪要让小朋友尽量有机会开口讲话,让宝宝试着表达,我想…,或是我不要…
技巧2:用语言表达若孩子用肢体语言表达需求时,不应马上满足他的需求;需待孩子用口语正确地表达出意思后,才给予,以加强学习动机。
技巧3:建立安全感若孩子在动作上有困难,如大小肢体运动不佳,或是感觉统合差,那么家长应多带孩子去练习,主要的目在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安全感,让他有美好的经验,愿意再次去尝试。
技巧4:练习情境对话如果因为孩子太好静,而影响其人际互动,那么家长应尽量在家里创造良好的说话环境,让孩子预先练习,以增加其可使用的词汇。运用上,妈咪可以先扮演一个与孩子平行的角色(如:孩子的同学),并仿真各种生活情境的对话,让孩子学着如何开口与人对话。像是:你好,我叫邱彦明,我可以和你一起玩玩具吗?之类的练习句。接着再请孩子模仿妈妈的口气对话,待孩子逐渐适应之后,妈咪可以渐渐地退出,由孩子自己进行对话。借着这个方法,让孩子学习如何开口与人交谈。如孩子接触到陌生的环境显得退缩时,妈咪也可以提醒他,「你如果想和小朋友玩,可以说什么呢?」、或是说「妈咪在这等你,你去跟小朋友说,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之类的鼓励话语。
技巧5:逐渐进入团体孩子天生气质就显得退缩,不太敢与人接近,此时妈咪不妨多带孩子玩团体游戏,让孩子逐渐适应一大群人的环境。例如:妈咪可以利用孩子进幼儿园前的几个星期,先带孩子至公园认识附近的小朋友,让孩子习惯团体游戏规则,或者也可以安排试读,让孩子习惯上课的方式。此外,由于孩子上学之后可能会发生很多状况,如:上课时要上厕所等。所以妈咪可以在家中预先帮孩子练习,当课堂中遇到状况该如何处理,像是可以举手跟老师说,我要上厕所等。
技巧6:避免催促如果小朋友不敢主动与人交谈,家长也不要急,应避免一直催促他,妈咪可以鼓励他说,「你忘了我们刚刚的练习了吗?没关系,那我们再练习一次之后,你再去和小朋友说。」透过重复地练习、模仿语气及动作来达到目的。